[發明專利]山谷型垃圾填埋場串聯多分區雨污分流裝置及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1110181451.6 | 申請日: | 2011-06-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304939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1-04 |
| 發明(設計)人: | 于銘;張忠瑞;張文勇;夏戰軍;莊穎;劉俊鵬;徐敏 | 申請(專利權)人: | 青島市環境衛生科研所 |
| 主分類號: | E03F1/00 | 分類號: | E03F1/00;E03F5/00;E03F5/02;E03F5/10;E03F3/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建聯合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 11004 | 代理人: | 朱麗巖;白云 |
| 地址: | 266071 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山谷 垃圾 填埋場 串聯 分區 分流 裝置 方法 | ||
1.一種山谷型垃圾填埋場串聯多分區雨污分流裝置,包括由分區壩(3)相隔的填埋區,填埋區下游有一道垃圾壩(10),垃圾壩外設有滲濾液污水調節池(6)和閥門井(7),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埋區從上游到下游分隔有四個以上,各填埋區由同一道滲濾液導排盲溝(1)串聯,滲濾液導排盲溝內有帶穿孔的HDPE導滲管道(2),HDPE導滲管道(2)依次穿過各分區壩(3),在每個分區壩(3)下游的HDPE導滲管道(2)上安裝有閥門I(4),HDPE導滲管道(2)從最下游填埋區的滲濾液導排盲溝(1)終點穿出,再經重型鋼筋砼套管(5)穿入垃圾壩外的閥門井(7)內并與閥門II(32)連接,閥門井(7)的出水管有兩段,一段是用于排出雨水的雨水出水管(8),另一段是與滲濾液污水調節池(6)連接的污水管(9);
所述各填埋區的垃圾填埋順序為從上游到下游,在正在填埋的填埋區污水匯集最低處設有滲濾液收集坑(15),并在滲濾液收集坑(15)內設有潛污泵(16),潛污泵(16)由軟管(17)與滲濾液污水調節池(6)連接;
所述填埋區的邊界(11)環繞有道路(12),道路(12)外側設有一圈在垃圾填埋至高過路面后排除雨水用的雨水溝(13)。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山谷型垃圾填埋場串聯多分區雨污分流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埋區的分區數量為五個以上。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山谷型垃圾填埋場串聯多分區雨污分流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埋區的地面為兩側高、中間低。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山谷型垃圾填埋場串聯多分區雨污分流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區壩(3)表面鋪設HDPE防滲膜,并與填埋區場地鋪設的HDPE防滲膜焊接成整體。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山谷型垃圾填埋場串聯多分區雨污分流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HDPE導滲管道(2)穿過分區壩(3)處套有預埋套管(18)。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山谷型垃圾填埋場串聯多分區雨污分流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滲濾液收集坑(15)是由鋼筋籠圍合而成。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山谷型垃圾填埋場串聯多分區雨污分流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閥門井(7)的頂部有井蓋(35),閥門井(7)的井壁(36)和井底(37)采用鋼筋混凝土結構,井壁和井底鋪設有一層HDPE防滲膜(34),閥門II(32)下方支撐有砼支墩(33)。
8.一種采用權利要求1-7中任意一項所述裝置的山谷型垃圾填埋場串聯多分區雨污分流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垃圾進行填埋的時候,從最上游的填埋區開始填埋,當該區開始填埋時,如果產生大氣降水,則降落在該區的降水除一部分蒸發掉外,其余部分經過垃圾堆體,最終與垃圾滲濾液污水混合;正在填埋的填埋區下游填埋區內的HDPE導滲管道(2)上設置閥門I(4),且閥門I要處于密封關閉狀態,閥門I(4)和分區壩(3)將垃圾滲濾液污水攔截在正在填埋的填埋區內,而降落在下游其他分區內的沒有經過垃圾堆體的清水,則通過滲濾液導排盲溝(1)中的HDPE導滲管道(2)采用重力自流的方式流入下游閥門井(7)中,最終通過閥門井中的雨水出水管(8)排出;
所述正在填埋的填埋區垃圾堆體填埋至高于周邊雨水溝(13),再覆蓋HDPE薄膜,之后將下游填埋區的垃圾堆體與上游填埋區的垃圾堆體共同填高做向雨水溝(13)方向的坡,然后覆蓋HDPE薄膜,將填埋區的雨水排至雨水溝中分流;
所述正在填埋的填埋區垃圾滲濾液污水采用動力輸送壓力流的方式排入滲濾液污水調節池(6)中,在正在填埋的填埋區中設置一個滲濾液收集坑(15),坑中收集的滲濾液污水使用防腐蝕的潛污泵(16)連接軟管(17)輸送至滲濾液污水調節池(6)中。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山谷型垃圾填埋場串聯多分區雨污分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潛污泵(16)采用人工控制開關或液位自動控制系統控制開關的開啟與關閉。
10.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山谷型垃圾填埋場串聯多分區雨污分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閥門I(4)在各填埋區均設有一個;或者采用兩個閥門I來回倒換使用的方式,當上游填埋區填滿垃圾后開始進行下一個區的填埋作業時,閥門I可以取出安裝在下游的填埋區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青島市環境衛生科研所,未經青島市環境衛生科研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181451.6/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