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基于不脫鉤強夯機沉降量自動監測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1110180458.6 | 申請日: | 2011-06-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852127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1-02 |
| 發明(設計)人: | 印輝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蘇上騏集團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2D1/00 | 分類號: | E02D1/00 |
| 代理公司: | 靖江市靖泰專利事務所 32219 | 代理人: | 曹征貴 |
| 地址: | 214500 江蘇省***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基于 脫鉤 強夯機 沉降 自動 監測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巖土工程施工設備技術領域,屬于一種強夯用吊機連接的強夯法地基處理自動監控方法。
背景技術
強夯法,又稱動力固結法(Dynamic?Consolidation)。強夯法處理地基通常用起重設備反復將80-400kN的錘(最重的達2OOOkN)起吊到8-25m高處(最高的達40m),而后利用自動脫鉤釋放載荷或帶錘自由落下,在土中形成強大的沖擊波和高應力,從而提高地基的強度、降低壓縮性、改善抵抗振(震)動液化能力、消除濕陷性、提高土的均勻程度、減少差異沉降等。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GB50202-2002《建筑地基基礎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強夯地基質量檢驗標準的主控項目為地基的強度和承載力,一般項目為落距、錘重、夯擊遍數和順序、夯點間距、擊數、每擊夯沉量和累計夯沉量等。對于每擊夯沉量和累計夯沉量是強夯信息化施工的基礎,也是過程控制中可量化的技術指標。由于主控項目須在地基處理完成一段時間后通過靜載、動探等才能得到檢測,因此對一般項目進行過程控制對強夯質量的形成至關重要。目前,強夯能級、強夯擊數、每擊夯沉量和累計夯沉量等強夯作業參數的記錄主要借助鋼卷尺、水平儀、經緯儀、塔尺等儀器進行人工測量,人工記錄來獲得。
這種方法在實際使用中的問題是:
1.測量精度和數據記錄準確性受測量記錄人員的人為因素影響。
2.人工操作,現場測量條件復雜,測量記錄傳遞過程繁瑣需通過測量員計算、判定,因為通過儀器讀到的是相對值,而每擊下沉量和累計下沉量是一個絕對值,操作人員無法實時掌握設計要求停錘下沉量信息;而且現場資料須經整理后才能歸檔,導致效率低。
3.偏錘的實際存在、塔尺所立測點的變換和所立塔尺的垂直度誤差,以及錘頂面上積土均使測量誤差客觀存在,又較難消除。
4.在光線較差,尤其需夜間施工時,測量很難進行。
5.測量儀器和人員距強夯和較近,安全受威脅。
6.在測量過程中,由于吊車的旋轉和移動,有時會使測點與測量儀器的通視遭到破壞,這時需通過移動儀器架設位置來重新獲得通視,從而增加了測量人員的工作量,導致架設時間內某些點無法進行監視測量或夯機需停工等待。
隨著科技技術的發展,目前市場上已開發出不脫鉤的強夯機,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同時降低了工作強度,但是還沒有關于自動監測強夯沉降量的成熟解決方案,還是需要人工去測量沉降量。關鍵技術難點是如何解決卷揚提升、下發過程中重錘的起落高度的測量、測量精度等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基于不脫鉤強夯機的基礎上能自動測量、記錄和分析強夯機作業參數的方法,解決重錘起落高度的測量問題,減少現場人員工作量和避免人為因素對測量精度的影響。
實現本發明目的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基于不脫鉤強夯機沉降量自動監測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步:控制器的程序進行數據初始化,設定△h的初始值;
第二步:通過安裝于卷揚馬達上的壓力傳感器的信號決定是否開始測量,當卷揚開始工作后,通過安裝于卷揚滾筒碼盤上的相位差為90度的兩個接近開關A和B,判斷重錘是起吊還是下落,并計算重錘實時高度h;h值為正時表示下落,數值為負時表示起吊,如果h<0,當重錘起吊到設定高度時記錄h0值,如果h>0,當重錘落地后記錄落錘深度h1,當一次夯擊動作完成后(起吊—落錘)計算沉降量△h=h1-h0;
第三步:比較△h值與△h的初始值的大小,若△h大于初始值,返回第二步,繼續進行沉降量的監測,若△h小于初始值,程序輸出提示信息給液晶顯示器并終止沉降量的監測。?
所述△h的初始值不大于5cm。
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如下優點:
?1.本解決方案有效解決了強夯機夯擊沉降量的實時監測,大大減少了操作人員的工作量。
2.具有可靠性高、操作簡便的特點,減少現場人員工作量和避免人為因素對測量精度的影響。
3.提高了強夯作業對環境的適應性,使強夯作業即便在光線不良的夜間測量成為可能。
4.最大限度減少夯區內人員數量,使施工可能對人員的傷害進一步降低。
5.人員的減少,減少了施工人員的勞動力成本,使項目效益得到提高。
6.自動化程度的提高,提升了強夯機的整機科技含量和核心竟爭力,使強夯機先進性得到體現。
附圖說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蘇上騏集團有限公司,未經江蘇上騏集團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180458.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聲光控制延時LED燈電路
- 下一篇:金屬鈉封入發動機氣門的制造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