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分類垃圾桶無效
| 申請號: | 201110180309.X | 申請日: | 2011-06-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849381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1-02 |
| 發明(設計)人: | 章文浩;吳世杰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工商信息學校 |
| 主分類號: | B65F1/08 | 分類號: | B65F1/08;B65D43/26;B65F1/16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00070 上***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分類 垃圾桶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垃圾桶,具體涉及一種腳踏式的分類垃圾桶,屬于環衛設備的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現有的垃圾桶,一般只是一個桶身,所有的垃圾統統裝到一起,不區分可回收垃圾,不可回收垃圾都混在一起,不利于垃圾的分類、回收和再利用。針對這中問題,關于垃圾桶進行了一些改進。
中國專利公開號CN201049826公開了一種踩踏式分類垃圾桶,其包括桶體和桶蓋,桶體側壁設置有腳踏件,所述的桶蓋與桶體通過軸相互絞接,腳踏件通過連桿機構與桶蓋相連并可使桶蓋繞軸打開,所述的桶體內設置有上緣抵靠于桶體頂端的分類隔板,所述的分類隔板上設置有若干個通孔,每個通孔內分別擱置有上緣抵靠在其內沿的內桶;該垃圾桶在踩踏式垃圾桶內設置有分類隔板,分類隔板上分別擱置有可回收物箱、不可回收物箱、污染物箱,本設計使得采用一個桶體就能使垃圾分類存放,這樣可以緩解垃圾處理難的問題。
但是該專利沒有獨立密封蓋,不能有效防止垃圾桶內的臭味向外散播。
另外該垃圾桶包括市場上出售的垃圾桶的分類標識一般為:可回收垃圾,不可回收垃圾,可回收垃圾用三個收尾相連的箭頭表示或環形圖形表示,但是這些抽象的標識符號與日常生活中使用產生的垃圾沒有明確的一一對應關系,很多老百姓沒有明確的概念,那些東西是可回收垃圾,那些東西是不可回收垃圾。所以需要我們研制指示明確,廣泛使用于垃圾桶的標識。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分類垃圾桶,以解決現有垃圾桶所存在的諸多不足之處。該發明適用于街道、公園、學校、醫院和企業使用,能夠將區分可回收垃圾,不可回收垃圾分類收集。便于可回收垃圾的回收和利用。
本發明所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可以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
一種分類垃圾桶,其包括桶體和桶蓋,所述桶蓋與桶體通過轉軸連接,桶體下方設置有踏板,踏板與連桿連接,連桿連接一曲柄,曲柄與轉軸連接,所述連桿下面設置一支點,所述桶體為三個桶體并聯在一起,每個桶體內設置內桶,每個桶體設置桶蓋,其特征在于,所述桶體上設置感應器、處理器和顯示器,所述感應器與處理器連接,所述處理器與顯示器連接。
其中,所述感應器與處理器采用電連接或者無線連接,所述感應器包括紅外感應器、紫外感應器和熒光感應器。
其中,所述處理器與顯示器采用數據線連接,所述處理器將數據傳輸至顯示器,所述顯示器采用液晶顯示器。
桶體為三個桶體并聯在一起,分別盛裝可回收垃圾、不可回收垃圾和重污染垃圾。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桶蓋上設置標識。所述標識為生產或生活中實際用用的東西的形狀,可回收垃圾的垃圾桶,將紙張、飲料瓶等圖形作為可回收垃圾的標識圖案。將果皮、瓜子殼作為不可回收垃圾的標識圖案。將電池做為重污染垃圾的標識圖案。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內桶的邊緣設置提手。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本發明桶體為三個桶體并聯在一起,分別盛裝可回收垃圾、不可回收垃圾和重污染垃圾。
每個桶體內設置內桶,每個桶體設置桶蓋。有效防止垃圾桶內的臭味向外散播。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術方案,本發明具有結構簡單,垃圾分類明確,使用者一目了然,在具有實物圖形的標識的提示下,將垃圾正確的放入對應的垃圾桶,確保分類垃圾桶的分類功能。
附圖說明
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來進一步說明本發明。
圖1為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標號:1為桶體、2為桶蓋、3為標識、4為踏板、5為連桿、6為曲柄、7為轉軸、8為支點、11為內桶、12為感應器、13為處理器、14為顯示器。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發明的技術手段、創作特征、達成目的與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結合具體圖示,進一步闡述本發明。
一種分類垃圾桶,如圖1所示其包括桶體1和桶蓋3,桶體1為三個桶體1并聯在一起,每個桶體1內設置內桶11,每個桶體1設置桶蓋2。每個桶體1內設置內桶11,每個桶體1設置桶蓋2。有效防止垃圾桶內的臭味向外散播。
桶蓋2與桶體1通過轉軸7連接,桶體1下方設置有踏板4,踏板4與連桿5連接,連桿5連接一曲柄6,曲柄6與轉軸7連接,連桿5下面設置一支點8,在支點8的作用下,連桿5起到杠桿的作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工商信息學校,未經上海工商信息學校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180309.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