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釔硅氧氮-氮化硼陶瓷基復合材料的原位制備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110180000.0 | 申請日: | 2011-06-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351541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2-15 |
| 發明(設計)人: | 陳繼新;陳琳;周延春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C04B35/597 | 分類號: | C04B35/597;C04B35/622 |
| 代理公司: | 沈陽優普達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21234 | 代理人: | 張志偉 |
| 地址: | 110016 遼*** | 國省代碼: | 遼寧;2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釔硅氧氮 氮化 陶瓷 復合材料 原位 制備 方法 | ||
1.一種釔硅氧氮-氮化硼陶瓷基復合材料的原位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
1)原料粉組成:
以h-BN粉、Y2O3粉、SiO2粉和Si3N4粉為原料,h-BN粉、Y2O3粉、SiO2粉和Si3N4粉的摩爾比為(4.5~28.4)∶4∶1∶1;
2)制備工藝:
原料經過球磨1~24小時,裝入石墨模具中,以10~15MPa的壓力冷壓1~5分鐘成餅狀,在通有氮氣作為保護氣氛的熱壓爐中以5~40℃/min的升溫速率升至1500~1700℃保溫0.5~1小時,接著以5~40℃/min的升溫速率升至1800~2100℃保溫1~3小時,熱壓壓力為10~40MPa。
2.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釔硅氧氮-氮化硼陶瓷基復合材料的原位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Y2O3粉的粒度為100~400目,SiO2粉的粒度為100~400目,Si3N4粉的粒度為100~300目,h-BN粉的粒度為100~300目。
3.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釔硅氧氮-氮化硼陶瓷基復合材料的原位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氮化硼的體積含量為5~95%,其余為Y4Si2O7N2相。
4.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釔硅氧氮-氮化硼陶瓷基復合材料的原位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氮化硼的體積含量優選為10~30%,其余為Y4Si2O7N2相。
5.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釔硅氧氮-氮化硼陶瓷基復合材料的原位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復合材料中h-BN第二相尺寸在5μm以下,以孤島狀均勻彌散地分布在連續的Y4Si2O7N2基體當中。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未經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180000.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茚-C60雙加成物的制備方法
- 下一篇:高純單相Sr2FeMoO6的制備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