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冷軋后鋼板或鋼帶表面氯離子含量測定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110179982.1 | 申請日: | 2011-06-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854163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1-02 |
| 發明(設計)人: | 邴一宏;武裕民;王紅;王阿鼎 | 申請(專利權)人: | 鞍鋼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N21/33 | 分類號: | G01N21/33;G01N1/28;G01N1/38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114021 *** | 國省代碼: | 遼寧;2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冷軋 鋼板 表面 氯離子 含量 測定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金屬材料檢測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冷軋后鋼板和鋼帶表面氯離子含量的測定方法。
背景技術
隨著汽車業和家電業的發展,客戶對冷軋鋼板表面質量的要求越來越高。熱軋鋼板在鹽酸酸洗過程中,引入大量氯離子,雖然經過清洗過程,但仍然有氯離子殘留在鋼板表面。氯離子具有很強的滲透性,會對鋼板造成嚴重腐蝕,大大的影響了冷軋鋼板的表面質量。準確地控制冷軋后鋼板和鋼帶表面氯離子含量,對提高冷軋鋼板表面質量非常重要,而且十分必要,是國內冷軋鋼板生產企業,在提高其產品表面質量過程中,亟待解決的主要問題之一。然而,控制鋼板表面氯離子含量的各種手段方法的有效性,需要有一種嚴格的評價方法來做準確的判斷,因此,必須建立一套準確、經濟、簡便實用地測定冷軋后鋼板和鋼帶表面氯離子含量的方法。
《表面污染物對冷軋低碳鋼板耐大氣腐蝕性能的影響》一文中介紹,上海寶鋼冷軋廠采用0.5%碳酸鈉標準溶液沖洗鋼板表面,再利用毛細管電泳儀來測定鋼板表面氯離子含量。由于鋼板表面除有氯離子外,還有殘油、殘鐵等殘留物,單利用碳酸鈉溶液沖洗,不能將包裹在殘油、殘鐵中的氯離子全部清洗出來,存在提取不完全的缺陷,導致測定結果偏低。而且,毛細管電泳儀結構復雜,目前不能達到普遍使用。
綜上所述,建立一套準確測定冷軋后鋼板和鋼帶表面氯離子含量的方法十分必要。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種選用合適的溶劑、浸取條件及脫脂劑將鋼板表面氯離子全部轉移到溶液中,再利用紫外分光光度計檢測溶液中氯離子含量的方法。
本發明是這樣實現的:首先從測試板上剪取一塊樣板,最好為正方形,邊長在50~100mm為宜(面積太小,樣板表面殘留的氯離子濃度過低,會增大檢測誤差,面積太大,不利于實際操作),將樣板放入體積分數在2%~10%的稀硝酸溶液中(其體積應保證樣板全部浸沒,體積過大將造成后期蒸發時間過長,不利于實際操作),并加熱到50~80℃,再加入占溶液體積5%~30%的異丙醇作為脫脂劑,再浸泡10~30min后,提出樣板并反復用蒸餾水沖洗數次,將浸取液(包括沖洗液)放在電沙盤上加熱蒸發,直到溶液體積蒸發至10mL以下,冷卻后轉移到25mL容量瓶中,再加入3~5mL硝酸溶液(1+1)、2~4mL濃度為0.1moL/L的硝酸銀溶液,定容至25mL,放置20~40min,然后在紫外分光光度計上測定其在450nm時的吸光度,并根據標準曲線讀出樣品中氯離子的濃度,最后按公式(1)計算鋼板表面氯離子含量:
鋼板表面氯離子含量
式中:C-光度法測出的氯離子的濃度,單位μg/mL;
??????S-鋼板面積,單位m2。
本發明所述標準曲線的制作:配置濃度為20μg/mL的氯化鈉標準溶液,分取氯化鈉標準溶液0、2、4、6、8、10mL,分別加入3~5mL硝酸溶液(1+1),2~4mL濃度為0.1moL/L的硝酸銀溶液,定容至25mL,放置20~40min,在紫外分光光度計上測定它們在450nm時的吸光度,繪制濃度-吸光度標準曲線。
本發明采用合適的浸取條件,通過溶劑加熱溶解,并加入脫脂劑幫助提取氯離子,再利用紫外分光光度計檢測低含量的氯離子,方法簡單、易行,能最大限度地將氯離子轉移到溶液中,且檢測準確率高,能真實反映冷軋后鋼板或鋼帶表面氯離子的含量。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通過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說明。
本發明實施例是對一塊預先涂油,并設定氯離子含量為5mg/m2的樣板進行氯離子含量測定。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鞍鋼股份有限公司,未經鞍鋼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179982.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