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賽龍陶瓷磨盤及制備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1110168163.7 | 申請日: | 2011-08-2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240982A | 公開(公告)日: | 2011-11-16 |
| 發明(設計)人: | 唐竹興;白佳海 | 申請(專利權)人: | 山東理工大學 |
| 主分類號: | B24D3/00 | 分類號: | B24D3/00;B24D18/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55086 山東省***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陶瓷 磨盤 制備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賽龍陶瓷磨盤及制備方法,屬于結構陶瓷制備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陶瓷磨盤通常是采用注漿成型,或壓制成扇形小塊瓷坯經燒成、加工、然后拼成陶瓷磨盤,目前生產的陶瓷磨盤由于工藝技術的限制,生產的陶瓷磨盤強度低、韌性低、平整度差,生產成本高,使用壽命短。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能克服上述缺陷、適應工作條件范圍寬、性能優良的賽龍陶瓷磨盤及制備方法。其技術方案為:
包括有一定壁厚的陶瓷圓環(A),在陶瓷圓環(A)的一個面上分布著凸起(15)和凹陷(16)相間的溝槽,沿著陶瓷圓環外側和內相間均勻分布八個相同規格的通孔(17)。
所述的賽龍陶瓷磨盤的制備方法,將氮化硅粉體32.9~83.1%、氮化鋁粉體4.85~19.2%和氧化鋁粉體12.1~47.9%均勻混合后外加粒度小于1μm的3~6mol%氧化釔粉體均勻混合后制備成粒度為0.1~0.5mm的造粒粉體(14),然后均勻裝入特制模具中,在壓力為50~300Mpa.的壓力下等靜壓成型并保壓10~30分鐘,然后脫模制成賽龍陶瓷磨盤坯體,在1650~1950℃×1~3小時氮氣氣氛下燒成,經冷加工,制成賽龍陶瓷磨盤。
所述的賽龍陶瓷磨盤的制備方法,特制模具包括上模板(1)、上模板橡膠墊(2)、中模圓筒(3)、中模橡膠圓筒(4)、下模板橡膠墊(5)、下模板(6)、主芯筒(7)、主模卡具(8)、主芯筒卡具(9)、主芯筒橡膠筒(10)、輔芯筒(11)、輔芯筒卡具(12)和輔芯筒橡膠筒(13),其中上模板(1)、中模圓筒(3)、下模板(6)、主芯筒(7)和輔芯筒(11)均由0.5~3mm厚的不銹鋼制成的且在版面或圓周面上均布許多直徑為2mm通孔。
所述的賽龍陶瓷磨盤的制備方法,壓制時先將上模板橡膠墊(2)安裝在上模板(1)上,將主芯筒橡膠筒(10)套裝在主芯筒(7)上,再將輔芯筒橡膠筒(13)套裝在輔芯筒(11)上,然后將套裝好的主芯筒(7)和輔芯筒(11)套裝在上模板(1)的相應位置,用主芯筒卡具(9)和輔芯筒卡具(12)與上模板(1)定位固定,再將中模圓筒(3)內襯橡膠筒(4)并與上模板(1)固定,然后裝入造粒粉體(14),再將下模板橡膠墊(5)和下模板(6)套裝在中模圓筒(3)內襯橡膠筒(4)的另一端用主模卡具(8)、主芯筒卡具(9)和輔芯筒卡具(12)定位、密封固定,放入等靜壓成型機內,液壓油自上模板(1)、中模圓筒(3)、下模板(6)、主芯筒(7)和輔芯筒(11)的版面或圓周面上均布許多通孔,將壓力通過橡膠墊或橡膠筒作用于造粒粉體(14),壓制成型,然后脫模制成賽龍陶瓷磨盤坯體。
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其優點為:
1、本發明生產賽龍陶瓷磨盤顯微結構均勻,強度高,整體可靠性高,適應工作條件范圍寬等特點;
2、由于本方法采用了整體等靜壓成型,使得賽龍陶瓷磨盤整體結構均勻,外形尺寸精確,使用壽命長。
附圖說明
圖1是賽龍陶瓷磨盤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其中,圖(A)為賽龍陶瓷磨盤主視圖,圖(B)為賽龍陶瓷磨盤俯視圖,圖(C)為賽龍陶瓷磨盤局部放大圖;
圖2是賽龍陶瓷磨盤實施例的模具結構示意圖,其中,圖(D)為賽龍陶瓷磨盤模具局部放大圖。
圖中:1、上模板、2、上模板橡膠墊、3、中模圓筒、4、中模橡膠圓筒、5、下模板橡膠墊、6、下模板、7、主芯筒、8、主模卡具、9、主芯筒卡具、10、主芯筒橡膠筒、11、輔芯筒、12、輔芯筒卡具、13、輔芯筒橡膠筒、14、造粒粉體、15凸起、16凹陷、17、通孔。
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山東理工大學,未經山東理工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168163.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