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直視下的婦科人流用內鏡無效
| 申請號: | 201110167123.0 | 申請日: | 2011-06-2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835945A | 公開(公告)日: | 2012-12-26 |
| 發明(設計)人: | 方剛;徐重人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菲捷實業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61B1/04 | 分類號: | A61B1/04;A61B1/06;A61B17/42 |
| 代理公司: | 上海世貿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31128 | 代理人: | 陳穎潔 |
| 地址: | 201611 上***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直視 婦科 人流 用內鏡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醫療器械領域,特別涉及一種直視下的婦科人流用內鏡。
背景技術
人工流產手術時婦科門診常見的小手術,手術雖小,但多多少少都潛伏著一定的危害性。全世界每年人流手術約有5千萬人次,在我們每年有1千萬人進行人流手術。人工流產的方法主要由器械性流產和藥物性流產兩種。藥物性流產進行不徹底,還有大出血的危險,另外對身體影響較大,容易留下后遺癥。器械性流產主要采用負壓吸引器及傳統擴宮器以及刮宮器組成,這些人流器由于沒有窺鏡部分,往往都是盲刮盲吸,婦產科人工手術都是憑醫生的經驗和手感來完成的,往往因醫生的業務能力、經驗積累以及被手術者的個人身體情況不同而產生不同的后果,有時甚至會對被手術者的生理和心理造成較大的傷害。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直視下的婦科人流用內鏡,在手術過程能夠觀察整個手術部位。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直視下婦科人流用內鏡,包括人流吸引管,該人流吸引管內壁固定有CMOS電子內鏡,其特征在于該人流吸引管的前端開口為斜面,該CMOS電子內鏡斜置在該人流吸引管內,電子內鏡前端朝向人流吸引管的前端開口斜面,該電子內鏡和人流吸引管之間的夾角為5~20度。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該人流吸引管的內徑為7~12mm,該CMOS電子內鏡的外徑為3~5mm。該人流吸引管為一水平設置的管道,該管道的前端開口為向下的斜面,該斜面與管壁之間的夾角為45~60度,CMOS電子內鏡設置在該管道內壁上端,該CMOS電子內鏡包括殼體,殼體內設置有一組鏡頭,在鏡頭后方設有一CMOS芯片,該CMOS芯片的后方設置有光源。
由于胎盤一般位于宮腔后部,因此人流吸引管斜置,而為了擴大內鏡視野,將該電子內鏡的鏡頭斜置在該人流吸引管內,朝向人流吸引管的前端開口斜面。本發明的優點在于在手術過程能夠觀察整個手術部位,且結構簡單,易于實現,在使用時,將吸引管與人工流產負壓吸引器相接,利用吸引器產生的負壓將胚胎組織吸出。在操作時,可以在肉眼直視下觀察到宮腔內的情況,既有助于準確進行定點吸引,又可以避免吸引過度造成對子宮的傷害。本發明的優點在于可以直接觀察宮腔內部狀況,避免子宮穿孔、漏吸等并發癥的發生,損傷小出血少。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一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中實施例的電子內鏡的一種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一種直視下婦科人流用內鏡,包括人流吸引管,該人流吸引管1內壁固定有CMOS電子內鏡2,其特征在于該人流吸引管1的前端開口為斜面,該CMOS電子內鏡2斜置在該人流吸引管1內,電子內鏡2前端朝向人流吸引管的前端開口斜面,該電子內鏡2和人流吸引管1之間的夾角φ為5~20度。圖中3為宮腔。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該人流吸引管1的內徑為7~12mm,該CMOS電子內鏡2的外徑為3~5mm。優選地,該人流吸引管1的內徑為7~10mm。該人流吸引管1為一水平設置的管道,該管道的前端開口為向下的斜面,該斜面與管壁之間的夾角為45~60度,CMOS電子內鏡2設置在該管道內壁上端,該CMOS電子內鏡2包括殼體8,殼體8內設置有一組鏡頭5,在鏡頭5后方設有一CMOS芯片6,該CMOS芯片6的后方設置有光源7,該鏡頭5與CMOS芯片6之間的間距為3~10mm。
如圖1和圖2所示,采用常規CMOS電子內鏡2,該CMOS電子內鏡殼體8固定在該管道內壁上端,并將其殼體8前端略微下斜5~20度,可在CMOS電子內鏡殼體8前端與人流吸引管1之間墊設醫用硅膠材料固定,從而使得該CMOS電子內鏡的鏡頭朝向人流吸引管的前端開口斜面,能夠增加該鏡頭的視野。該人流吸引管管道的下方為人流搔刮吸引空間,先利用刮匙對宮腔胎盤進行搔刮,該管道外接負壓吸引機,用于對搔刮下來的胎盤組織進行吸引。
CMOS芯片、光源在該CMOS電子內鏡中的安裝方式和連接方式均為現有技術,在此不再贅述。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菲捷實業有限公司,未經上海菲捷實業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167123.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傳輸裝置以及傳輸網絡系統、傳輸方法
- 下一篇:一種發動機柔性生產線用托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