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面條生產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110163062.0 | 申請日: | 2011-06-1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823807A | 公開(公告)日: | 2012-12-19 |
| 發明(設計)人: | 武月龍 | 申請(專利權)人: | 武月龍 |
| 主分類號: | A23L1/16 | 分類號: | A23L1/16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518112 廣東省深圳市***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面條 生產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面條生產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人們食用面條的生產是一個很復雜的事情,最原始的辦法是人工手工完成,其程序是:1、拌面(水面比例);2、攪面;3、揉面;4、醒面;5、用搟面杖(和案板共用)搟好面片;6、最后用刀切成面條,用六個步驟才能完成面條加工。加工非常復雜。
現在雖然有了機械可以代替生產面條,但大部分是工業化生產,不能滿足人們對面條的個性化要求,而操作也必須是經過培訓的技術員工才能完成,雖然有些小型面條機希望滿足人們的個性化要求,但也只是大型面條機的小型版,操作非常繁瑣,有些方便的面條器械也只是解決了面條的成型問題,對拌面、攪面、揉面并制成面團以及醒面仍然要手工完成。
如圖1所示為現有技術一的結構示意圖,將經過攪拌及揉面處理后的面團置于第一滾軸11及第二滾軸12之間,面團經擠壓后形成面帶,再將面帶經過滾輪刀13以將面帶切割成細長的面條,此現有技術的缺陷在于:1、拌面,攪面需要人工完成,費時費力;2、由于使用滾軸擠壓,必須人工看管并手動調節,占用大量時間,而且不是很專業人員操作容易被機械傷害;3、滾軸的間隙需要根據面帶的薄厚及要求不斷調整,大大提高操作成本;4、由于面團不能太濕,太濕會粘粘在滾軸上,作出的面條很干燥,口感不好,不能滿足個性化要求;
如圖2所示為現有技術二的結構示意圖,將經過攪拌及揉面處理后的面團置于底面設有通孔的第一缸筒21中,利用螺旋把手22將活塞23向下擠壓,將面團從通孔中擠出;作為現有技術二的部分替換方案,如圖3所示,面團的擠出也可由杠桿24對活塞23施加壓力達到同樣的目的。現有技術二的缺點在于:1、拌面,攪面,揉面仍然需要手工完成;2、擠面過程仍然需要手動完成,費時費力;
如圖4所示為現有技術三的結構示意圖,包括一帶有內腔的機膛31,機膛31上方設有一進料漏斗32,機膛31內設有帶螺紋的第一螺桿33,且第一螺桿33受電機34的驅動旋轉,利用第一螺桿31的高速旋轉擠出面條。這種方法是手工完成拌面,攪面過程,形成疏散的濕面粉(或稱小面團),將濕面粉裝入料斗,濕面粉從料斗進入機膛,根據塑膠機擠出原理,擠出面條。現有技術三的缺點在于:1、拌面,攪面仍然需要手工完成;2、沒有揉面、醒面的過程;3、螺桿與機膛的高速摩擦會產生大量的熱,這種熱量會破壞面條的蛋白結構;4、這種設備仍然需要專業人員才可以操作,清理非常專業和復雜,不能滿足個性化要求;5、螺桿的螺紋間會殘留大量的剩余面團,浪費嚴重,清理困難;
如圖5所示為現有技術四的結構示意圖,包括一帶有內腔的拌面機膛41,以及與拌面機膛41連通的擠出機膛42,在拌面機膛41內設有一攪拌裝置411以及一拾面裝置412,攪拌裝置411與拾面裝置412可以是同軸傳動,攪拌裝置411用于將拌面機膛41內的面粉進行攪拌,并由拾面裝置412將攪拌后的面粉推進至擠出機膛42,擠出機膛42內設有擠出螺桿421將面粉擠出成形面條。現有技術四的缺點在于:1、拌面器只能夠完成拌面、攪面兩個程序,沒有揉面、醒面的過程,若是揉好的面團,會堵住拾面口,則不能擠出;2、拾面器不能夠把拌面器中的所有面粉拾入螺桿擠出裝置,會有三分之一的面團留在拌面器中,且擠出螺桿螺紋中的剩余面團也不能擠出,浪費嚴重;3、由于沒有揉面、醒面過程,擠出的面條非常粗糙;4、沒有自清理功能,大量的面團留在拌面器和螺桿的螺紋縫隙中清理困難。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首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在面條生產過程中自動實現拌面、攪面、揉面及醒面動作的面條生產裝置,本發明的具體方案如下:
一種面條生產裝置,包括控制模組、驅動裝置、螺桿及缸筒;所述控制模組與所述驅動裝置電連接;所述驅動裝置與所述螺桿傳動連接;所述螺桿上設有螺旋葉片,所述螺旋葉片位于所述缸筒內;所述螺桿受所述控制模組的控制實現正轉、反轉及停止動作。
優選的,所述控制模組包括正轉模塊、反轉模塊及停止模塊;所述正轉模塊控制實現所述螺桿的正轉動作;所述反轉模塊控制實現所述螺桿的反轉動作;所述停止模塊控制實現所述螺桿的停止動作。
優選的,還包括活塞,所述活塞空套連接于所述螺桿的后端,所述活塞設有與所述螺旋葉片匹配的內螺紋;所述活塞的外徑與所述缸筒的內徑匹配,所述活塞與所述缸筒內壁的摩擦系數大于所述內螺紋與所述螺旋葉片的摩擦系數。
優選的,所述活塞在所述螺桿上的行程終點位置設有反轉限位開關;所述活塞在所述螺桿上的行程起點位置設有正轉限位開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武月龍,未經武月龍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163062.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