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高精度滾子軸承套圈的生產工藝無效
| 申請號: | 201110158045.8 | 申請日: | 2011-06-1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319982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1-18 |
| 發明(設計)人: | 李東炬 | 申請(專利權)人: | 大連大友高技術陶瓷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3P15/00 | 分類號: | B23P15/00;B21H1/1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116600 遼寧省*** | 國省代碼: | 遼寧;2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高精度 滾子 軸承 生產工藝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滾子軸承套圈的生產工藝,具體的是涉及一種應用于高速運轉條件下的高精度滾子軸承套圈的生產工藝,屬于機械制造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軸承廣泛用于機械制造、航空航天、交通運輸、能源、電力、采礦、冶金、建筑、化工、IT、家電等國防民用的幾乎所有行業。軸承通常由內外套圈、滾動體和保持架等組成,它的各個部件都應該具有耐磨、耐腐蝕、耐疲勞、抗沖擊、高粗糙度和高尺寸精度等特點。現在比較普遍的生產滾子軸承套圈的工藝過程包括車加工(平面、外徑、內孔、溝道、八處倒角)、熱處理、磨加工(平面、外徑、內孔、溝道)、溝道超精,整個流程主要是車加工比較繁瑣,且加工的滾子軸承套圈精度不高、材料利用率低、生產周期長、生產效率低、制造成本高。
發明內容
鑒于已有技術存在的缺陷,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生產成本低、生產周期短、生產效率高且加工精度高的滾子軸承套圈的生產工藝。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解決的:一種高精度滾子軸承套圈的生產工藝,采用機床將坯料車加工成環形;進行冷碾擴工藝,將套圈基本加工成型;熱處理和深冷處理:熱處理淬火硬度HRC60-63,深冷溫度控制在零下60℃至零下90℃;經過冷碾擴工藝的工件進行初磨以及精磨工藝,對套圈的平面、外徑、內孔、溝道進行磨加工,達到零件的尺寸精度;最后進行超精研磨工序,對軸承套圈的溝道進行超精研磨,降低溝道的粗糙度和提高溝道的圓度,其粗糙度小于0.015Ra。
采用了冷輾擴工藝,所述冷輾擴的作用是減少車加工工序,縮短生產周期,提高生產效率,降低原料消耗。若采用普通的切削加工方法來制造,材料的利用率通常為40%—50%,而用冷輾擴的方法,其材料利用率則可達到70%—80%。
本發明的生產工藝過程簡單,縮短了生產周期,提高了生產效率,同時精密冷輾擴加工工藝是一種少、無切削的新工藝,由于精密冷輾擴能最大限度地使工件形狀和精度接近于成品零件的形狀和精度,并可顯著改善工件的內在質量,大幅度地節省原材料。冷輾擴在輾擴機上進行,機床的一次行程就可以完成所有形面的加工,完全替代了車加工工序,可以大幅度提高勞動生產率。提高零件的機械性能,冷輾壓變形后,金屬材料的晶粒組織更加致密,金屬流線不變,沒有切斷,所以材料的抗疲勞強度提高。
具體實施方式
一種高精度滾子軸承套圈的生產工藝,采用機床將坯料車加工成環形;進行冷碾擴工藝,將套圈基本加工成型;熱處理和深冷處理:熱處理淬火硬度HRC60-63,深冷溫度控制在零下60℃至零下90℃;經過冷碾擴工藝的工件進行初磨以及精磨工藝,對套圈的平面、外徑、內孔、溝道進行磨加工,達到零件的尺寸精度;最后進行超精研磨工序,對軸承套圈的溝道進行超精研磨,降低溝道的粗糙度和提高溝道的圓度,其粗糙度小于0.015Ra。
采用了冷輾擴工藝,所述冷輾擴的作用是減少車加工工序,縮短生產周期,提高生產效率,降低原料消耗。若采用普通的切削加工方法來制造,材料的利用率通常為40%—50%,而用冷輾擴的方法,其材料利用率則可達到70%—80%。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大連大友高技術陶瓷有限公司,未經大連大友高技術陶瓷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158045.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