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重卡變速箱同步器內錐環及其制造工藝有效
| 申請號: | 201110156611.1 | 申請日: | 2011-05-3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242804A | 公開(公告)日: | 2011-11-16 |
| 發明(設計)人: | 李志榮 | 申請(專利權)人: | 萊州長和粉末冶金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16H57/00 | 分類號: | F16H57/00;B22F1/00;B22F3/16;B22F5/1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61411 山東省萊***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變速箱 同步器 內錐環 及其 制造 工藝 | ||
1.一種重卡變速箱同步器內錐環,其特征是,
其基體為粉末冶金材料,該粉末冶金材料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成份制成:銅粉0.5~5%,石墨粉0.1~1.5%,易切削劑0.1~1.5%,潤滑劑0.2~2%,粘結劑0.01~1.5%,余量為鐵粉88.5~99.09%。
2.一種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重卡變速箱同步器內錐環的制造工藝,其特征是,步驟如下:
(1)混料:將各種原料按配方比例投入到混料機中,混合10~70分鐘;
(2)成形:利用內錐環壓制模具和壓力機將步驟(1)中的混合料冷壓成形,形成內錐環毛坯,壓力為5~8T/cm2;成形時,在與鎖止銷形成過盈配合的小孔位置處一次成形出放置滲銅塊的標記;
(3)燒結:將滲銅塊放置于粉末冶金本體的滲銅塊標記位置處,并和本體一起入連續式燒結爐進行燒結熱處理;在燒結過程中銅塊熔化,在粉末冶金本體毛細管力作用下吸入到本體中;燒結溫度為1080~1200℃,在燒結帶保溫30~90分鐘,冷卻至室溫;
(4)輔助機械加工:采用輔助機械加工,使產品達到圖紙規定要求;
(5)水蒸汽處理:根據不同使用狀況,產品表面做水蒸汽防銹處理。
(6)在錐面上粘結非金屬摩擦材料。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重卡變速箱同步器內錐環的制造工藝,其特征是,
所述步驟(3)中的滲銅塊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成份制成:石墨粉0.05~1.2%,鐵粉1~10%,錳粉1~10%,潤滑劑0.1~1%,余量為銅粉77.8~97.85%;
所述滲銅塊的生產工藝如下:
步驟一、混料:將各種原料按配方比例投入到混料機中,混合10~50分鐘;
步驟二、成形:利用滲銅塊壓制模具和壓力機將步驟一中的滲銅劑混合料冷壓成形,形成滲銅塊毛坯,壓力為2~7T/cm2。
4.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重卡變速箱同步器內錐環的制造工藝,其特征是,所述步驟(4)中的輔助機械加工為:內錐環車削滲銅燒結毛坯的滲銅端面和內孔以形成內錐面、在滲銅位置加工出與鎖止銷形成過盈配合的孔和孔倒角,以及加工橫向孔。
5.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重卡變速箱同步器內錐環的制造工藝,其特征是,
所述步驟(2)中的內錐環壓制模具,包括壓型陰模(1)、上模沖I(2)、上模沖II(3)、下模沖I(4)、下模沖II(5)和芯棒(6);
處于裝料狀態時,所述壓型陰模的內型與貫穿于壓型陰模內型腔中心的芯棒外型之間形成一個環形的內型腔,該內型腔與由下模沖I(4)和多個下模沖II(5)拼裝而成的外型形成間隙配合;
壓制成型時,上模沖I(2)和上模沖II(3)向下滑動,上模沖I(2)的外型下部進入壓型陰模(1)的內腔型上部,同時下模沖II(5)上部的扁形凸臺(51)伸入上模沖I上的扁孔(22)中,二者形成間隙配合;并由上模沖II(3)擠壓芯棒(6)向下運動,使上模沖II(3)的下部外型進入下模沖I(4)的內型腔上部,二者形成間隙配合;
壓制完成后,位于壓型陰模(1)的內型與上模沖II(3)的外型以及上模沖I(2)、下模沖I(4)和下模沖II(5)之間的內型腔的內型與內錐環毛坯(8)的外型相近似。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萊州長和粉末冶金有限公司,未經萊州長和粉末冶金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156611.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