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蒽環基-苯并氮雜環化合物及其制備方法、中間體和應用有效
| 申請號: | 201110156429.6 | 申請日: | 2011-06-1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816132A | 公開(公告)日: | 2012-12-12 |
| 發明(設計)人: | 朱文峰;黃福新;張曉敏;吳鵬;陳琦;王正;陳秀美;劉建梅 | 申請(專利權)人: | 凱惠科技發展(上海)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7D277/66 | 分類號: | C07D277/66;C07D417/10;C07D417/04;C07D495/04;C07D417/06;C07D413/10;C09K11/06;H01L51/44;H01L51/46;H01G9/004;H01G9/20;H01M14/00;C01B3/04 |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信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2 | 代理人: | 薛琦;鐘華 |
| 地址: | 201203 上海市張江***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蒽環基 雜環化合物 及其 制備 方法 中間體 應用 | ||
1.一種如式I所示的蒽環基-苯并氮雜環類化合物,
其中,R1或R2表示單取代或多取代基;R1和R2獨立的為氫原子、羥基、C1-C12的直鏈或支鏈烷基、C1-C12的含1-2個不飽和鍵的直鏈或支鏈烴基、C1-C12的烷氧基、C7-C12的烷基取代的芳氧基、鹵素和C7-C12烷基取代的芳基中的一種或多種;R1或R2在苯環上的取代位置為苯環上任意空位位置;
R3、R4和R5獨立的為氫原子、羥基、C1-C12的直鏈或支鏈烷基、C1-C12的含1-2個不飽和鍵的直鏈或支鏈烴基、C1-C12的烷氧基、C7-C12的烷基取代的芳氧基、鹵素或C7-C12烷基取代的芳基;
或者,所述的R4和R5與苯環相連成三元環到六元環;
X為硫原子、氧原子、硒原子或碳原子;
D為本領域常規的各類含氮、硫或氧的電子給體;
A為式V、式VI或式VII中的任一種:
其中,R12或R13表示單取代基或多取代基;R12和R13獨立的為氫原子、羥基、碳原子數為C1-C12的直鏈或支鏈烷烴基、碳原子數為C1-C12的烷氧基、碳原子數為C6-C12的芳氧基、碳原子數為C6-C12的芳烷基、碳原子數為C1-C12的烷硫基、碳原子數為C1-C12的鹵烷基和鹵素原子中的一種或多種;
R14和R15獨立的為氫原子、羥基、碳原子數為C1-C12的直鏈或支鏈烷烴基、碳原子數為C1-C12的烷氧基、碳原子數為C6-C12的芳氧基、碳原子數為C6-C12的芳烷基、碳原子數為C1-C12的烷硫基、碳原子數為C1-C12的鹵烷基或鹵素原子;或者,所述的R14、R15和與它們相連的碳原子形成三元環到六元環;
Y為硫原子、氧原子、或硒原子;
p獨立的為0~3中任一整數;
Z為本領域常規的各類含有氰基乙酸、或氮取代的繞丹寧衍生物、或氮取代的嘧啶三酮酸、或氮取代的聯繞丹寧乙酸或其衍生物的電子受體。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蒽環基-苯并氮雜環類化合物,其特征在于:當所述的R4和R5與苯環相連成三元環到六元環時,所述的三元環到六元環為五元環或六元環。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凱惠科技發展(上海)有限公司,未經凱惠科技發展(上海)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156429.6/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