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微污染水源優化組合的處理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1110151824.5 | 申請日: | 2011-06-0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276111A | 公開(公告)日: | 2011-12-14 |
| 發明(設計)人: | 孫瑞林;劉文君;費相琴;韓立能;夏汀;沈巍 | 申請(專利權)人: | 淮安自來水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2F9/14 | 分類號: | C02F9/14 |
| 代理公司: | 淮安市科翔專利商標事務所 32110 | 代理人: | 韓曉斌 |
| 地址: | 223002 江***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污染 水源 優化組合 處理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水處理技術領域,具體地說是對傳統水處理工藝和現代深度處理工藝分析的基礎上,進行優化組合而成的一種飲用水處理新方法。
技術背景
????我國自來水廠的凈水工藝是沿用了100年前的傳統老工藝:原水-混凝—沉淀—過濾—消毒-供生活飲用,該工藝是按照II類水源水質設計的,主要去除濁度與細菌。經過百年的經濟發展,大量生活污水和工業廢水未經處理或只經簡單處理便向天然水體持續排放以及廣大農村地區不合理地使用化肥、農藥等農用化學物質對地表水造成的非點源污染均導致水環境污染的加劇,飲用水的水源水質不斷下降,一般河流很少見到II類水質的水源。
另一方面,隨著國民經濟的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水處理技術的不斷進步,人們對飲用水水質的要求也越來越高。2006年12月29日,中國國家標準委和衛生部聯合發布了新版《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GB5749-2006),并于2007年7月1日正式實行,同時取代了原1985版《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GB5749-85)。新標準中的飲用水水質指標由原標準的35項增至106項,加強了對有機物、微生物和消毒等方面的要求。
面對各種有機污染物,常規水處理工藝已不能保證飲用水水質全面穩定地達到國家標準的要求。而整個水環境污染的治理與水質改善卻需要很長的時間,因此完善凈水廠的處理工藝就顯得尤為重要。
由于飲用水常規處理工藝的局限,深度處理工藝應用越來越普遍,其中臭氧—生物活性炭因其兼具氧化、吸附與生物降解綜合作用,得到國內外廣泛應用。
臭氧-生物活性炭工藝是目前國內外給水深度處理的主要技術。當水源水質為Ⅲ?類時,需增加臭氧—生物活性炭工藝,處理后的水質可以達到標準要求;當NH4+-N>3mg/L時還需增加預處理。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微污染水源優化組合的處理方法,該處理方法根據微污染水源水質和供水水質要求,結合國內外在提升水質方面的做法,對常用的預處理、常規處理和深度處理工藝進行優化組合,以提高供水質量,保障居民用水安全。
本發明的技術解決方案是該處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預處理:水源水經取水泵房進入預臭氧接觸池進行預處理;
(2)???????????機械混合:臭氧預處理后的水在混合池中加礬進行機械混合處理;
(3)???????????折板絮凝:機械混合后的水在絮凝反應池中進行折板式絮凝反應;
(4)???????????平流沉淀:折板絮凝后的水在平流式沉淀池中進行平流沉淀;
(5)???????????臭氧處理:平流沉淀后的水進一步在臭氧接觸池中進行臭氧處理;
(6)???????????碳濾和砂濾:臭氧處理后的水先在組合濾池中依上向流方式進行生物活性碳過濾,隨后再在組合濾池中進行砂濾;
(7)???????????消毒:碳濾和砂濾后的水加氯消毒;
(8)???????????儲存:加過氯的水進入清水池儲存,一方面保證消毒時間,另一方面調節制水和供水量的平衡,流經清水池的水由送水泵房送入城市管網;
(9)???????????泥水處理:折板絮凝平流沉淀池和組合濾池的泥水排入調節池,再進入污泥濃縮池濃縮,濃縮后的污泥由儲泥池儲存,最后經脫水機房脫水成泥餅后外運。
本發明具有以下優點:
1、與已使用的深度處理工藝相比,本發明取消了常規處理與深度處理之間的二次提升泵房,減少構筑物間的水頭損失,節約能耗,降低運行成本,運行操作簡易;
2、采用機械混合,混合效果好,水頭損失較小,混合效果基本不受水量變化的影響;
3、采用平流沉淀池和活性炭石英砂組合濾池相結合,運行穩定,操作方便;
4、先炭濾后砂濾,可以有效防止生物泄露,保障出水水質安全;
5、采用上向流活性炭過濾,30天內水頭損失保持在40cm,比常用的下向流活性炭過濾水頭損失小,運行周期長,節約反沖洗水量;
6、上向流生物活性炭濾池,其微生物在炭層內分布均勻,數量大,活性高,相較下向流生物活性炭能多去除5—10%的CODMn,提高活性炭處理效率;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淮安自來水有限公司,未經淮安自來水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151824.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體化法蘭連接三管塔通信基站
- 下一篇:板面標高定位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