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紫色非硫細菌的培養方法及其用作魚苗飼料的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1110149506.5 | 申請日: | 2011-06-0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229903A | 公開(公告)日: | 2011-11-02 |
| 發明(設計)人: | 李朝均 | 申請(專利權)人: | 都江堰惠農生物技術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C12N1/20 | 分類號: | C12N1/20;A23K1/16 |
| 代理公司: | 四川省成都市天策商標專利事務所 51213 | 代理人: | 劉興亮 |
| 地址: | 611800 ***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紫色 細菌 培養 方法 及其 用作 魚苗 飼料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紫色非硫細菌的培養方法及其使用方法,具體涉及一種紫色非硫細菌的培養方法及其用作魚苗飼料的方法。
背景技術
在漁業生產中,剛孵化的魚苗,主要靠吸收自身腹部的卵囊的營養生長。當卵囊營養逐漸消耗完畢,魚苗的消化器官尚未完全發育成熟時,還不能攝取、消化外界食物,這就導致魚苗能吸收的營養有限,抵抗力弱,存活率低。因此,就需要一種營養豐富,同時又能使魚苗通過鰓吸入體內消化的飼料。紫色非硫細菌是光合細菌的一類,菌體營養豐富:含蛋白質(60%以上)、維生素B12、葉酸、核黃酸素、類胡蘿卜素,輔酶Q10等促長因子和生理活性物質,因此是一種優良的魚苗飼料。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紫色非硫細菌的培養方法。
本發明是這樣實現的:
一種紫色非硫細菌的培養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
一、在水中添加培養基
按培養水體重量比例添加下列物質:氯化銨0.1%、蛋白胨0.4%、磷酸氫二鉀0.3%、氯化鈉1.5%、乙酸鈉0.4%、蘇打0.2%、硫酸鎂0.05%;
二、接種
按培養水體重量的15至20%放入紫色非硫菌種,充分攪拌;
三、培養條件控制
溫度:環境溫度控制在20至30℃;
光照:控制光照度在3000lx至4000lx;在白天光線不足時、或者晚上,可用電燈補光;
每天上午、下午各攪動一次,使菌種與培養基得到充分的接觸;
培養時間:培養3至5天即生產完成本發明所述的紫色非硫細菌的培養。
培養完成后,水體呈紫色,pH在8±0.3,有正常腥臭味,紫色非硫菌含量在50億個/毫升±5億個/毫升。
本發明的菌種,可以從池塘淤泥中篩選分離得到,也可以在市面上購買得到。
本發明培養時,可以使用建造在室內的培養池,屋頂可采用透明塑料或者玻璃保證采光。
本發明的培養水體可采用清潔的地下水或經過處理后可直接飲用的自來水,培養池中水深在50cm以內。
完成培養后,可將培養后的紫色非硫菌在微光低溫處保存,一般可保存12個月。
本發明制備的紫色非硫菌在使用時,需要與紅糖按照1∶1的重量比混合,并將混合液按照3至6kg每畝水面的用量,在魚苗的整個育苗期每天上午潑灑施用一次。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紫色非硫細菌的培養方法,該方法充分考慮紫色非硫細菌的生活習性,進行了補光和培養池的設計,并采用本發明的獨特培養配方,能夠迅速地培養成功,滿足作為飼料的需求。培養成本較低。另外,將紫色非硫細菌和紅糖混合后,作為魚苗在育苗期的飼料,能滿足魚苗生長所需的營養,提高魚苗的免疫力,有一定的推廣使用價值。
具體實施方式
一種魚苗生物飼料的生產方法,包括如下方面:
從池塘淤泥中篩選分離得到本發明的紫色非硫細菌菌種。建造位于室內的培養池,屋頂采用透明塑料,培養水體采用清潔的地下水,將培養水體注入培養池,并確保培養池中水深在50cm以內。
然后,在水中添加培養基:
按培養水體重量比例添加下列物質:氯化銨0.1%、蛋白胨0.4%、磷酸氫二鉀0.3%、氯化鈉1.5%、乙酸鈉0.4%、蘇打0.2%、硫酸鎂0.05%;
按培養水體重量的15至20%放入紫色非硫菌種,充分攪拌。
溫度:環境溫度控制在20至30℃;
光照:控制光照度在3000lx至4000lx;在白天光線不足時、或者晚上,可用電燈補光。
每天上午、下午各攪動一次,使菌種與培養基得到充分的接觸。
培養時間:培養4天即完成。培養完成后,水體呈紫色,pH在8±0.3,有正常腥臭味,紫色非硫菌含量在50億個/毫升±5億個/毫升。
完成培養后,可將培養后的紫色非硫菌在微光低溫處保存,一般可保存12個月。
在使用時,將本發明制備的紫色非硫菌與紅糖按照1∶1的重量比混合,并將混合液按照3至6kg每畝水面的用量,在魚苗的整個育苗期每天上午潑灑施用一次。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都江堰惠農生物技術有限責任公司,未經都江堰惠農生物技術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149506.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