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淺土層鋼管樁的施工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1110149477.2 | 申請日: | 2011-06-0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296597A | 公開(公告)日: | 2011-12-28 |
| 發明(設計)人: | 李中瑞;占宏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鼎豐實業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2D5/38 | 分類號: | E02D5/38;E02D7/00;E02D15/0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310012 浙江***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土層 鋼管 施工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鋼管樁的打樁施工方法,特別涉及一種在淺土層對鋼管樁的樁腳進行加固處理的施工方法。
背景技術
在各種施工場合,如遇到河道、河溝等場合,需要搭建便橋以便于車輛通過;在深土層,先將鋼管樁打好,通常需要入土4m左右才能保持堅固穩定,然后再在鋼管樁上搭設便橋。
如遇淺土層,比如河底強風化巖的上土覆層很薄的區域,因強風化巖強度較高,鋼管樁的入土深度只能達到1m左右,再將鋼管樁往下打,難度很大,可想而知,在入土深度只有1m的鋼管樁上搭設便橋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發明內容
本發明克服了上述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種在淺土層對鋼管樁進行打樁的施工方法,使鋼管樁保持堅固穩定的狀態。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的:
一種淺土層鋼管樁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1),先在淺土層打入3根鋼管樁,在鋼管樁樁頂搭設臨時施工平臺,在平臺上放置地質鉆機,在每根鋼管樁內鉆孔;
(2),在每根鋼管樁內底部的巖層鉆1~3個孔,孔深以入巖2.5~3m為準;成孔后在孔內放入鋼管,鋼管頂部高于淺土層表面1~2m,然后在鋼管內注砼至鋼管頂部;
(3),砼澆筑結束后,拆除施工平臺,在鋼管樁頂部搭設便橋的橋面結構。
作為優選,在上述步驟(2)中,鉆孔前先在鋼管樁內放入1~3根鋼套管作為鉆孔的定位,用鉆頭在鋼套管內對巖層進行鉆孔;打孔后吊走鉆機,在鋼套管內放入鋼管至孔底,在鋼管內邊注砼邊拔鋼套管,直至注漿到鋼管頂部;注砼完畢后,將鋼套管吊走。
作為優選,鋼管底部高于巖層孔底0.2~0.4m,以利于注砼。
為了順利注砼,作為優選,在鋼管的管壁上設有供砼漿液流到鋼管外的鉆孔內的小孔。
采用了上述技術方案的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發明是在鋼管樁內底部的巖層內鉆孔,并在孔內放置鋼管,鋼管內注砼,砼漿注至鋼管頂部,而鋼管頂部高出土層表面1-2m,從而使鋼管樁的樁腳得到了加固,十分穩定。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實施例中鋼管樁的施工狀態示意圖;
圖2為鋼管樁注砼后的剖面圖。
具體實施方式
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如下:
實施例:一種淺土層鋼管樁的施工方法,如圖1、圖2所示,包括如下步驟:
(1),先在淺土層打入3根直徑為630mm的鋼管樁1,在鋼管樁樁頂搭設臨時施工平臺,在平臺上放置地質鉆機,在每根鋼管樁1內鉆孔;
(2),鉆孔前先在鋼管樁1內放入3根直徑為150mm的鋼套管2作為鉆孔的定位,3根鋼套管2沿周向均勻分布在鋼管樁1內;用直徑為146mm的鉆頭在鋼套管2內對巖層進行鉆孔,邊鉆邊敲入鋼套管2以免塌孔,孔4的深度H1以入巖2.5m為準;打孔后吊走鉆機,在鋼套管2內放入直徑為108mm的鋼管3至孔底,鋼管3底部高于巖層孔底0.3m,并且在鋼管3的管壁上設有供砼漿液流到鋼管外的鉆孔內的小孔,以利于注砼,鋼管3的頂部高出淺土層表面的高度H2為1.5m;在鋼管3內邊注砼邊拔鋼套管2,直至注砼漿到鋼管3頂部;注砼完畢后,將鋼套管2吊走;
(3),砼5澆筑結束后,拆除施工平臺,在鋼管樁1頂部搭設便橋的橋面結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鼎豐實業有限公司,未經浙江鼎豐實業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149477.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