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電熱水器防觸電保護裝置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110147503.8 | 申請日: | 2011-06-0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809220A | 公開(公告)日: | 2012-12-05 |
| 發(fā)明(設計)人: | 張治安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康泉電器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24H9/20 | 分類號: | F24H9/20 |
| 代理公司: | 昆山四方專利事務所 32212 | 代理人: | 盛建德 |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電熱水器 觸電 保護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屬于電熱水器領域技術,具體涉及電熱水器的用電安全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各型電熱水器采用漏電開關和防漏電電路,依靠電熱水器接地來解決防觸電問題,如果用戶接地線不良或接地斷路或接地線帶電,盡管電熱器本身是合格的,用戶在使用中仍存在著不安全隱患。如果熱水器使用中本身漏電,又加上上述接地線不規(guī)范的問題,用水安全就很難保障。
目前有的廠家采用水電阻法分擔漏電電壓,通過加長水流流道實現(xiàn)水流電阻值的增大使之符合防漏電要求,保證人體不受電擊。有的將加長的絕緣進、出水管裝在儲熱水箱中,有的將加長的進、出水絕緣管加裝在混水閥與熱水器進出水口之間,均有一定效果。但是第一種方法對于加熱水箱很小的速熱式電熱水器很難實現(xiàn)。第二種方法將水電阻加裝在熱水器進口與混水閥間很麻煩。兩種方法對于已在使用中的大量速熱式電熱水器也很難加裝。因此有業(yè)者發(fā)明了螺旋式水流流道、蚊香式水流流道等,但是螺旋式水流流道結構存在體積過大不利于安裝,蚊香式水流流道產(chǎn)品故障率較高,制造成本高。
發(fā)明內(nèi)容
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電熱水器防觸電保護裝置,該電熱水器防觸電保護裝置通過加長水流流道實現(xiàn)水流電阻值的增大使之符合防漏電要求,且可靠度高,又且結構簡單、易于實施。
本發(fā)明為了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電熱水器防觸電保護裝置,包括絕緣上蓋、絕緣下蓋和若干層絕緣水槽盤,每層所述絕緣水槽盤的兩端面的至少之一上形成有一組水流導向結構,絕緣上蓋、絕緣下蓋和若干層絕緣水槽盤及其上的水流導向結構共同界定成流道;
每組所述水流導向結構如下:絕緣水槽盤的端面上設有若干圈獨立的環(huán)狀的水道墻,除最外圈水道墻之外,其余各圈水道墻均斷開并具有兩個端頭,以人正視水道墻為準,以順時針方向將這兩個端頭定義為首端和尾端,將各圈水道墻在徑向上由內(nèi)向外依次排序,最內(nèi)圈水道墻的首端和其相鄰的外圈水道墻的首端之間密封連接,相鄰奇數(shù)項水道墻的尾端之間密封連接,相鄰偶數(shù)項水道墻的首端之間密封連接;
絕緣上蓋的出水口與相鄰水流導向結構的進水端相通,上層水流導向結構的出水端與相鄰下層水流導向結構的進水端相通,絕緣下蓋的進水口與相鄰水流導向結構的出水端相通。
水流由絕緣上蓋進入絕緣水槽盤內(nèi)的水流導向結構,水流導向結構中相鄰流道的水流方向不為同一方向而是呈相反方向流動。流道的截面積及長度有效確保當器具出現(xiàn)漏電異常時,在規(guī)定的水流量及電導率條件下,實際用戶可能接觸到的泄漏電流小于電熱水器國家相應標準,確保使用安全。當然,由上述結構可知,水流也可由絕緣下蓋進入絕緣水槽盤內(nèi)的水流導向結構,即上述所有的出水皆可變?yōu)檫M水,所有的進水皆可變?yōu)槌鏊?,效果是一樣的?/p>
本發(fā)明的進一步技術方案是:
每組所述水流導向結構如下:最內(nèi)圈水道墻的首端和其相鄰的外圈水道墻的首端之間密封連接有第一隔斷墻,水流導向結構的進水端(當水流由絕緣下蓋進入時,此進水端也就成了出水端)開設于所述第一隔斷墻處,即最內(nèi)圈水道墻的首端和其相鄰的外圈水道墻的首端之間通過第一隔斷墻密封連接,第一隔斷墻形狀根據(jù)需要而定,水流由第一隔斷墻處進入水流導向結構,相鄰奇數(shù)項水道墻的尾端之間分別密封連接有一個第二隔斷墻,即相鄰奇數(shù)項水道墻的尾端之間通過一個第二隔斷墻密封連接,若干第二隔斷墻可以相連也可以不相連,且第二隔斷墻形狀根據(jù)需要而定,相鄰偶數(shù)項水道墻的首端之間分別密封連接有一個第三隔斷墻,即相鄰偶數(shù)項水道墻的首端之間通過一個第三隔斷墻密封連接,若干第三隔斷墻可以相連也可以不相連,且第三隔斷墻形狀根據(jù)需要而定。
所述水道墻為多邊形、花瓣形和波浪形三者之一。
所述絕緣水槽盤設有一個且在其上端面上形成水流導向結構,所述絕緣水槽盤的下端面為封閉構成所述絕緣下蓋,即將傳統(tǒng)相互獨立的絕緣水槽盤和絕緣下蓋結合為一體,簡化了結構,增強了密封性,大大提升了產(chǎn)品的可靠度。傳統(tǒng)方式通常通道之間通過整面密封片密封或塑件熱融密封等等做三物料密封,易造成密封片老化或熱融不當造成流道部份或全部堵塞,影響出水,甚至導致保護失效等。
所述絕緣水槽盤和所述絕緣上蓋兩者的密封面上設有密封圈。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康泉電器有限公司,未經(jīng)浙江康泉電器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147503.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 上一篇:基于二進制條紋疊加的正弦光柵生成方法
- 下一篇:高和低值應用狀態(tà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