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新能源生物汽油的制備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1110142473.1 | 申請日: | 2011-05-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229809A | 公開(公告)日: | 2011-11-02 |
| 發明(設計)人: | 侯受樹 | 申請(專利權)人: | 侯受樹 |
| 主分類號: | C10G1/00 | 分類號: | C10G1/00 |
| 代理公司: | 廣州知友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44104 | 代理人: | 李海波 |
| 地址: | 528251 廣東省佛山市***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新能源 生物 汽油 制備 方法 | ||
1.一種新能源生物汽油的制備方法,其特征是包含以下步驟:
(1)?以白楊樹的樹枝為原料,加入水,調節溫度為138.5-177.2℃在添加劑和增料劑的作用下進行水解反應5-8h,以及以白楊樹的皮和嫩葉芽為原料,加入水,調節溫度為115-120.7℃,在苯類的作用下進行水解反應10-20h,反應過程中生成的蒸汽和提煉出來的溶液經冷卻混合后分別儲存為蒸餾液a1和提取液b1備用;
(2)?以柳枝稷為原料,加入水,在胺類的作用下進行胺化反應2-2.5h,然后調節溫度為120-130℃在丙烯、纖維素和木質素的作用下進行水解反應3-10h,反應過程中生成的蒸汽和提煉出來的溶液經冷卻混合后分別儲存為蒸餾液a2和提取液b2備用;
(3)?以椰子殼為原料,加入水,調節溫度為210-250.7℃進行水解反應5-7h至溶液變色為止,然后快速降溫至60-70℃,在增料劑的作用下繼續進行水解反應至溶液達透明狀態,以及以椰子肉為原料,加入水,在苯類和酮類的作用下進行水解反應至溶液顏色呈米黃色,然后加入椰子汁,在增料劑、催化劑和木質素的作用下繼續進行水解反應,反應過程中生成的蒸汽和提煉出來的溶液經冷卻混合后分別儲存為蒸餾液a3和提取液b3備用;
(4)?將步驟(1)中的蒸餾液a1和步驟(2)中的蒸餾液a2混合得混合蒸餾液a4,將步驟(1)中的提取液b1和步驟(2)中的提取液b2混合得混合提取液b4,將混合提取液b4升溫至125-135℃,加入混合蒸餾液a4,在纖維素和木質素的作用調節溫度為90-95℃進行裂化反應,再加入丙酮和提取液b3升溫至200-220℃,使上述混合液繼續進行裂化反應,隨著反應的進行溫度逐漸降低至70-80℃時,再加入汽油、增料劑、ZSM5催化劑和纖維素,繼續進行裂化反應至獲得完全透明的溶液c1;
(5)?將步驟(1)中的蒸餾液a1和步驟(2)中的蒸餾液a2混合得混合蒸餾液a5,將步驟(1)中的提取液b1和步驟(2)中的提取液b2混合得混合提取液b5,將混合蒸餾液a5和混合提取液b5合并,調節溫度為130-140℃在甲醇作用下加入以椰子殼、椰子肉和椰子汁為原料獲得的蒸餾液a3進行裂化反應,在反應過程中加入增料劑,調節溫度為150-170℃反應4-6h,然后降溫至60-70℃,在增料劑、汽油的作用下,調節溫度為130-140℃再反應1.5-2.5h,最后再加入ZSM5催化劑繼續裂化反應至獲得完全透明的溶液c2;
(6)?將步驟(4)獲得的透明溶液c1或步驟(5)中獲得的透明溶液c2、或步驟(4)和步驟(5)獲得的兩種溶液c1和c2的混合液,進行加熱加壓裂化反應,并繼續加入二甲醚進行裂化反應,調節溫度為120-130℃在甲醇和丙酮作用下繼續進行裂化反應至溶液的密度為0.72-0.75×103kg/m3,?然后再將所得的溶液經分離、凈化得到符合汽油標準的生物汽油。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生物汽油的制備方法,其特征是:步驟(1)中以白楊樹的樹枝為原料時,水的用量為白楊樹的樹枝總重量的1.0-1.2倍,水的溫度為80-100℃;所述的添加劑為異辛烷,其用量為水重量的0.1-1.0%;所述的增料劑為二甲醚,其用量為水重量的0.1-1.0%;以白楊樹的皮和嫩葉芽為原料時,水的用量為白楊樹的皮和嫩葉芽總重量的30-60%,水的溫度為80-100℃;所述的苯類為二甲苯,其用量為水用量的0.1-1.0%。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生物汽油的制備方法,其特征是:步驟(1)中白楊樹的皮和嫩葉芽先經加堿中和除去白楊樹的皮和葉中的酸性物質,然后再進行水解反應。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侯受樹,未經侯受樹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142473.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添加血漿蛋白粉的乳化腸的制作方法
- 下一篇:用于生成量子點的裝置和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