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生產超高粘度精制棉的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110141806.9 | 申請日: | 2011-05-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251422A | 公開(公告)日: | 2011-11-23 |
| 發明(設計)人: | 張仁旭;陽洪;趙利斌;郭朝剛;馬君;吳定軍;郭逢文 | 申請(專利權)人: | 四川北方硝化棉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D21C3/02 | 分類號: | D21C3/02;D21C3/22;D21C9/14;D21C9/16 |
| 代理公司: | 成都虹橋專利事務所 51124 | 代理人: | 武森濤 |
| 地址: | 646605 四川省瀘***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生產 超高 粘度 精制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超高粘度精制棉生產工藝,更具體地說涉及粘度大于1500mPa·s的超高粘度精制棉生產工藝,屬于精制棉制造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纖維素醚、纖維素酯類廠商在生產高粘度產品時,總要求在其原材料——精制棉達到一定白度的前提下,其粘度越高越好,以滿足他們生產高粘度產品的要求。傳統的精制棉生產一般采用以下工藝:1)棉短絨開棉;2)高壓蒸煮:將棉短絨加入到蒸煮鍋內,加堿液升溫蒸煮;3)洗滌:將蒸煮后的棉短絨洗滌;4)漂白前預處理;5)漂白;6)碾壓、烘干制得成品。如:CN1718874A(申請號:200410013451.5)公開了一種粘度大于800mPa·s的特高粘精制棉的生產方法,其生產方法如下:
1)選料:選取成熟度≥80%的、外觀無雜、無異性纖維、纖維長度在8-10mm的棉短絨為原料;
2)蒸煮:a、預前蒸煮:將原料加入蒸球內,加入含有NaOH和Na2SO3的水溶液,pH=8-10,溶比1∶3-5,按重量計含有NaOH和Na2SO3的水溶液中NaOH濃度為2.1-2.6%,Na2SO3的的濃度為1-3%,在常壓下蒸球轉動10-30分鐘;b、首段蒸煮:將蒸球內的溫度控制在110-120℃,壓力控制在0.1-0.3MPa,首段蒸煮50-70分鐘;c、末段蒸煮:再將蒸球內溫度控制在130-150℃之間,壓力控制在0.3-0.6MPa,末段蒸煮70-120分鐘;
3)洗漿;
4)漂白:漂白前預處理:將洗漿后的漿料加入H2SO4中和其中未能洗凈的堿,使溶液的pH=9-12時進入漂白;漂白:將漂白前與處理后的漿料在漂白池內按容比(體積比)1∶10-15加入濃度為5-6%的H2O2漂白液,將溫度控制在10-30℃,每升漂白液中加入EDTA穩定劑3-5g,pH=7-10,漂白60-80分鐘,再漂洗;
5)碾壓、烘干得到產品。
該工藝方法可以生產出粘度大于800mPa·s的精制棉產品。其不足之處是:選用的棉短絨的成熟度高,要求大于80%,一般的棉短絨難以達到如此高的成熟度;蒸煮通過二段蒸煮完成,工藝過程不易控制;在漂白時單位產品消耗的H2O2量過大且在漂白時間內H2O2不能夠得到有效的利用,生產成本較高;還有,該發明生產的精制棉粘度僅僅大于800mPa·s,不能滿足生產高粘度纖維素醚、纖維素酯對其原材料——精制棉的超高粘度要求。
發明內容
本發明目的是克服精制棉生產中影響精制棉產品粘度及白度的不利因素,提供一種精制棉生產工藝,其生產的成品白度大于75%、粘度大于1500mPa·s、雜質含量少的超高粘度精制棉。且蒸煮時間少,漂白過程中全部采用常溫漂白工藝,節能減排效果明顯,生產成本低。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
本發明生產工藝過程包括:
(1)選料、開棉、蒸煮:以棉短絨為原料經開棉除雜后加入蒸煮液于120~140℃進行蒸煮;其中,蒸煮液中NaOH含量為20~45g/l,乳化劑重量百分比為0.05~0.5%;優選的是選取成熟度大于70%,聚合度大于2300dp棉短絨為原料。
(2)預漂白:蒸煮后的脫脂棉經水洗滌,然后加水得到棉漿液,加入NaOH溶液至pH=9-11,然后加入亞氯酸鈉至亞氯酸鈉的濃度為0.05~1wt%進行預漂0.5-2h,
(3)酸化:預漂白后的棉漿加入硫酸,使pH為2~4酸化30-60min;
(4)雙氧水漂白;酸化后的棉漿洗滌,調pH至8~11,加入H202漂白1~2h;
(5)烘干制得成品。
步驟(1)開棉除雜后先用蒸煮溶液進行浸潤,使棉短絨完全被堿液浸潤,然后加入蒸煮液進行蒸煮。
其中,步驟(1)蒸煮時料液經(20-40min)升溫到120~140℃,蒸煮壓力(表壓)為0.10~0.25MPa,蒸煮時間1-3h;
蒸煮時料液比為1∶3~10(重量比)為宜。如蒸煮時堿液過多,設備的利用率低,即設備的生產效率低;如蒸煮時堿液過少,不能有效去除纖維中的雜質,不能達到蒸煮目的。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四川北方硝化棉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四川北方硝化棉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141806.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多維減隔震鉛芯橡膠支座
- 下一篇:具有浸潤性可控的氧化鋅單晶表面改性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