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LT碼的譯碼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110136345.6 | 申請日: | 2011-05-2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148665A | 公開(公告)日: | 2011-08-10 |
| 發明(設計)人: | 林燈生;張芹;肖鳴;李少謙 | 申請(專利權)人: | 電子科技大學 |
| 主分類號: | H04L1/00 | 分類號: | H04L1/00;H04L1/16 |
| 代理公司: | 電子科技大學專利中心 51203 | 代理人: | 詹福五 |
| 地址: | 611731 四川省成***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lt 譯碼 方法 | ||
1.一種LT碼的譯碼方法,包括:
步驟1.信號接收及常規處理:接收機收到發射機發出的采用常規LT編碼的信號后,經解調、解交織處理后,送入下一步驟;
步驟2.幀的檢測處理:對經步驟1解調、解交織處理后的信號進行幀檢測,每收到一個由發射機發出的編碼幀,去掉幀號后、按照原幀號的順序將該編碼幀保存在編碼幀存儲器中,然后根據幀校驗序列檢測該幀的對與錯,并按照原幀號順序將結果保存在幀質量緩存器中,若收到的編碼幀數目達到原始幀數目時,轉步驟3;
步驟3.譯碼處理:對經步驟2處理后、達到原始幀數目的編碼幀按常規的LT譯碼方法進行譯碼,若譯碼成功,則轉步驟4、并向發射機反饋確認信號;若未能譯出全部的原始幀或在原始幀中還存在沒找到有線性關系的編碼幀的原始幀,則轉步驟3a處理;
步驟3a.繼續接收編碼幀、譯碼:繼續接收編碼幀、并根據常規的LT譯碼方法找出所有與原始幀存在線性關系的編碼幀、即系統編碼幀,并對其進行檢測,此時、若全部系統編碼幀經檢測都正確,則譯碼得出所有原始幀后轉步驟4、同時向發射機反饋確認信號;若系統編碼幀經檢測有錯,則轉步驟3b處理;
步驟3b.繼續接收編碼幀并譯出所有原始幀:繼續接收編碼幀、找出與該編碼幀對應的系統編碼幀之間的線性關系,并將兩者進行異或處理,以得到一個錯誤指示序列,然后依次對有錯誤的編碼幀與對應系統編碼幀的錯誤指示序列中指示為錯誤的位置、進行比特翻轉處理,并將處理結果保存在幀質量緩存器中;接著對所有正確編碼幀根據常規LT譯碼方法進行譯碼,若能譯出所有原始幀,則轉步驟4、同時向發射機反饋確認信號;否則繼續接收下一編碼幀,直到正確譯出所有原始幀、再轉步驟4處理;
步驟4.譯碼結果的處理:將以上步驟譯碼成功后轉入的全部原始幀送入接收機信宿。
2.按權利要求1所述LT碼的譯碼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驟3b中所述接收的編碼幀與有線性關系的系統編碼幀之間的線性關系,是通過先找出所接收的編碼幀與原始幀之間的線性關系,找出的原始幀與系統編碼幀之間的線性關系,進而找出接收的編碼幀與系統編碼幀之間的線性關系。
3.按權利要求1所述LT碼的譯碼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驟3b中所述的錯誤指示序列中指示為錯誤的位置,是指所接收的編碼幀與有線性關系的系統編碼幀進行異或處理后不為零的位置。
4.按權利要求1所述LT碼的譯碼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驟3b中所述的比特翻轉處理是指:對每一個錯誤編碼幀中錯誤指示序列值為“1”的位置進行比特翻轉處理、處理后再檢測所接收編碼幀的對與錯,處理過程一直重復到該編碼幀正確或者翻轉次數達到設定的上限;每次翻轉比特的數目按照從小到大遞增的方式進行,最小為1個,最大比特翻轉數目為5~8個。
5.按權利要求4所述LT碼的譯碼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轉次數達到設定的上限,即:當錯誤指示序列中“1”的個數為d、當前翻轉的比特數為v、而翻轉v個比特需要的翻轉次數為則處理每一個編碼幀翻轉的上限次數為:
其中:表示從d中任取v的組合數,W為最大比特翻轉數目、且W≤d。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電子科技大學,未經電子科技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136345.6/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