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加氫處理催化劑及其制備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110116205.2 | 申請日: | 2011-05-0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764658A | 公開(公告)日: | 2012-11-07 |
| 發明(設計)人: | 張樂;龍湘云;劉學芬;劉清河;李明豐;聶紅;李大東;陳若雷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學研究院 |
| 主分類號: | B01J23/882 | 分類號: | B01J23/882;B01J23/888;C10G45/08 |
| 代理公司: | 中國專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王景朝;龐立志 |
| 地址: | 100728 北***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加氫 處理 催化劑 及其 制備 方法 | ||
1.一種加氫處理催化劑的制備方法,包括:(1)配制含有至少一種含第VIII族金屬組分的化合物和至少一種含VIB族金屬組分的化合物的浸漬溶液;(2)用步驟(1)配制的浸漬溶液浸漬載體,得到一種浸漬溶液與載體的混合物;(3)將步驟(2)得到的浸漬溶液與載體的混合物置入反應器中反應,反應條件包括:溫度100-200℃,壓力為P0+ΔP,時間0.5-36小時;(4)將步驟(3)得到的產物干燥、焙燒或不焙燒;其中,P0為標準條件下的反應壓力,ΔP為0.05-15MPa。
2.根據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1)的浸漬溶液中各組分的含量使經步驟(2)、(3)和(4)得到的催化劑中,以氧化物計的所述第VIII族金屬組分含量為1-10重量%,以氧化物計的所述第VIB族金屬組分含量為10-50重量%。
3.根據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1)的浸漬溶液中各組分的含量使經步驟(2)、(3)和(4)得到的催化劑中,以氧化物計的所述第VIII族金屬組分含量為1-7重量%,以氧化物計的所述第VIB族金屬組分含量為10-45重量%。
4.根據1、2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VIII族金屬組分選自鈷和/或鎳,所述第VIB族金屬組分選自鉬和/或鎢。
5.根據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2)的混合物中的以體積計的浸漬液與以重量計的載體的比值為1-10∶1。
6.根據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2)的混合物中的以體積計的浸漬液與以重量計的載體的比值為1.1-5∶1。
7.根據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2)的混合物中的以體積計的浸漬液與以重量計的載體的比值為1.3-3∶1。
8.根據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3)的反應條件包括:溫度100-200℃,壓力為P0+ΔP,時間1-24小時,ΔP為0.1-10MPa。
9.根據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ΔP為0.2-7MPa。
10.根據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載體選自氧化鋁、氧化硅、氧化鈦、氧化鎂、氧化硅-氧化鎂、氧化硅-氧化鋯、氧化硅-氧化釷、氧化硅-氧化鈹、氧化硅-氧化鈦、氧化硅-氧化鋯、氧化鈦-氧化鋯、氧化硅-氧化鋁-氧化釷、氧化硅-氧化鋁-氧化鈦、氧化硅-氧化鋁-氧化鎂、氧化硅-氧化鋁-氧化鋯中的一種或幾種。
11.根據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載體為氧化鋁。
12.根據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4)中的所述干燥條件包括:溫度為100-300℃,時間為1-12小時;步驟(4)中的所述的焙燒條件包括:溫度為350-550℃,時間為1-8小時。
13.根據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干燥條件包括:溫度為100-280℃,時間為2-8小時;所述的焙燒條件包括:溫度為400-500℃,時間為2-6小時。
14.根據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驟(1)配制的浸漬溶液中含有有機添加物,所述有機添加物的含量使所述步驟(2)得到的浸漬溶液與載體的混合物在步驟(3)所述的反應中,反應壓力為P0+ΔP,其中,P0為標準條件下的反應壓力,ΔP為0.05-15MPa。
15.根據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驟(3)包括引入惰性氣體的步驟,惰性氣體的引入量使所述的反應中,反應壓力為P0+ΔP,其中,P0為標準條件下的反應壓力,ΔP為0.05-15MPa。
16.根據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驟(1)配制的浸漬溶液中含有有機添加物,在所述步驟(3)包括引入惰性氣體的步驟,所述有機添加物的含量和步驟(3)中惰性氣體的引入量使所述的反應中,使所述步驟(2)得到的浸漬溶液與載體的混合物在步驟(3)所述的反應中,反應壓力為P0+ΔP,其中,P0為標準條件下的反應壓力,ΔP為0.05-15MPa。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學研究院,未經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學研究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116205.2/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鐵路車輛車體面漆的涂裝處理方法
- 下一篇:番茄味烘焙核桃及其生產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