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新型聚磷酸銨阻燃劑的制備方法無效
申請號: | 201110105511.6 | 申請日: | 2011-04-26 |
公開(公告)號: | CN102757028A | 公開(公告)日: | 2012-10-31 |
發明(設計)人: | 潘小明;史廣平;邵志銘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蘇大明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類號: | C01B25/40 | 分類號: | C01B25/40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華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32218 | 代理人: | 徐冬濤 |
地址: | 214204 江***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新型 磷酸銨 阻燃 制備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化學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聚磷酸銨阻燃劑的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聚磷酸銨(AmmoniumPolyPhosp)簡稱APP,是近20年來國外迅速發展起來的一種重要的高效添加型磷系無機阻燃劑。其具有以下特點:①含磷量高、含氮量大、阻燃效果優越;②具有良好的熱穩定性;③水溶性小,阻燃性能持久;④分散性較好,毒性較低,近于中性。聚磷酸銨是膨脹型阻燃劑不可缺少的主要原料,已經成為阻燃劑發展的主流,受到世界各國廣泛的關注。
聚磷酸銨通式為(NH4)n+2PnO3n+1,當n足夠大時,可寫為(NH4PO3)n,其結構式為:
現有技術主要用P2O5和磷酸二氫銨法或濕法磷酸加鈣鹽生產APP,但是上述方法合成的聚磷酸銨聚合度低,使用具有很大的局限性。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克服上述不足之處提供一種工藝路線短,反應時間短,操作簡便,安全環保的聚磷酸銨阻燃劑的制備方法。
本發明用磷酸銨鹽和P4O10,在氨氣存在下分階段進行反應,得到的產物為(NH4PO3)n,式中n=10~1000,基本上為水不溶性的。
本發明的目的具體是通過以下方式實現的:
一種聚磷酸銨阻燃劑的制備方法,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a)磷酸銨鹽與P4O10在氨氣存在下,于50~150℃溫度條件進行氨化反應,反應壓力保持1×102~2×102Pa,反應5~15min后停止通氨;
b)在氮氣存在條件下,物料再攪拌混合10~60min后,再在反應器內壓力低于大氣壓力1×102~3×102Pa條件下,溫度為200~400℃,通氨反應1~3h,優選通氨反應2h。
所述步驟“a)”中氨化反應溫度優選為80~120℃,進一步優選為90~110℃。氨化反應時間優選為10~15min。
所述步驟“a)”中優選磷酸銨鹽與P4O10的摩爾比為1∶1。優選磷酸銨鹽為磷酸氫二銨。
所述步驟“b)”中物料攪拌混合時間優選為40~60min,進一步優選為45~50min。
與現有技術比較本發明的有益效果:與現有技術比較,本發明不需要磷酸銨鹽和P4O10的粉碎和混合設備,反應中間不需排除氣體(NH3+CO2),使工藝流程縮短,整個過程中不需分離中間產物,僅僅用混合物中的P4O10來除掉磷酸銨鹽縮合過程逸出的水分即可。因此,與傳統制備聚磷酸銨工藝比較,本發明工藝路線短,反應時間短,操作簡便,無大量廢氣排放,產品聚合度可高達1000~3000,收率高達90%以上,質量穩定。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通過實施例對本發明做進一步闡述。
實施例1
在配有旋轉混合和捏合功能的元件,容積為1000L反應器中,加入250kg(2.54kmol)P4O10和335kg(2.54kmol)磷酸氫二銨,物料加熱至100℃,通氨氣,使反應器內壓力保持為1×102~2×102Pa(用自動控制儀表測量)。約15min后,19m3的氨氣被吸收,停止通入氨氣,終止第一階段反應。接著通入氮氣,攪拌45min后,在反應器內壓力低于大氣壓力1×102~3×102Pa,溫度為200℃條件下,停止通入氮氣,開始通入氨氣,通入氨氣2h后,18m3的氨氣被吸收,從反應器中卸出產物,經冷卻、粉碎得成品,收率為90%以上。
所得產品性質:1%水懸浮液的PH=6.1;10%水懸浮液25℃的溶解度為5%(0.5g/100gH2O),10%水懸浮液在25℃下的黏度為37mpa·s。30%(質量分數)的己二酸二乙醇酯混合液中,25℃下黏度為39000mpa·s。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蘇大明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江蘇大明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105511.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