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一種治療骨質增生的膏藥及其制備方法無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110104540.0 | 申請日: | 2011-04-2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198204A | 公開(公告)日: | 2011-09-28 |
| 發(fā)明(設計)人: | 程茂房 | 申請(專利權)人: | 程茂房 |
| 主分類號: | A61K36/8888 | 分類號: | A61K36/8888;A61K36/258;A61K9/70;A61P19/08;A61K31/045;A61K31/125;A61K35/36;A61K35/6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33400 安徽***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治療 骨質增生 膏藥 及其 制備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中藥用藥,具體是一種治療骨質增生的膏藥,以及制備該膏藥的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腰椎骨質增生”、“頸椎骨質增生”屬于老年性脊柱退化疾病,在40-65歲年齡發(fā)病率最高。骨質增生部分由于壓迫神經(jīng)、血管或其他組織而造成人體麻木、疼痛以及運動等功能受阻的各種不舒服感。目前,對于這一疾病的治療方法主要有“牽引、按摩、針灸、理療、封閉、手術、內服,外貼”等方法,這些方法雖有不同程度的好轉,但均不能使療效持久,復發(fā)率極高,給個人、家庭及社會造成嚴重的不良影響。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所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針對已有的各種骨質增生療法和藥品效力存在的不足,提高局部病灶的用藥濃度,消除引起骨質增生的刺激因子,避免出現(xiàn)病灶復發(fā)的膏藥及其制備方法。
本發(fā)明所解決的技術問題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xiàn):
一種治療骨質增生的膏藥及其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組中藥組分以及各組分的含量如下:
生馬錢子20份、生川烏15份、生草烏15份、生南星15份、生半夏15份、洋金花15份、遼細辛15份、白芥子10份、穿山甲15份、肉桂15份、藤黃15份、羌活15份、獨活15份、透骨草15份、皂莢15份、當歸15份、紅花15份、威靈仙20份;
第二組中藥組分以及各組分的含量如下:三七粉15份、全蟲15份、蜈蚣15份、樟腦10份、冰片10份。
將所述第一組的中藥組分用童尿、醋、酒按2∶1∶1的比例混合浸泡7天,然后自然陰干;第二組的中藥組分粉碎,過120目篩子,裝瓶備用;
在將所述第一組自然陰干的中藥組分水煎3次,合并熬成流浸膏,用醫(yī)用壓敏人溶膠1000克,放鍋內加熱溶化,再將第二組的粉碎、過篩的藥粉徐徐加入攪拌均勻,再繼續(xù)加入流浸膏及50ml氮酮,繼續(xù)攪拌,然后攤膏。
在本發(fā)明中所述的生馬錢子味苦,寒,大毒,歸肝、脾二經(jīng)。治咽喉痹痛,癰疽腫毒,風痹疼痛,骨折,面神經(jīng)麻痹,重癥肌無力。
生川烏辛、苦,熱,歸心、肝、腎、脾經(jīng)。祛風除濕,溫經(jīng)止痛,用于風寒濕痹、關節(jié)疼痛、心腹冷痛、寒疝作痛。
生草烏辛、苦,熱,歸心、肝、腎、脾經(jīng)。祛風除濕,溫經(jīng)止痛,用于風寒濕痹,關節(jié)疼痛,心腹冷痛,寒疝作痛,麻醉止痛。
生南星苦、辛,溫,燥濕化痰,祛風止痙,散結消腫。
生半夏辛,溫,入脾、胃經(jīng)。能行水濕,降逆氣,而善祛脾胃濕痰。
洋金花味辛、性溫,歸肺、肝經(jīng)。平喘止咳、麻醉止痛、解痙止搐,用于哮喘咳嗽、脘腹冷痛、風濕痹痛。
遼細辛溫,辛。入肺、腎經(jīng)。祛風,散寒,行水,開竅,治風冷頭痛,鼻淵,齒痛,痰飲咳逆,風濕痹痛。
白芥子辛,熱,入手太陰經(jīng)。用于寒痰喘咳,胸脅脹痛,痰滯經(jīng)絡,關節(jié)麻木、疼痛,痰濕流注,陰疽腫毒。
穿山甲味咸;性微寒,肝、胃經(jīng)。活血散結,消癰潰堅,主風濕痹痛。
肉桂性大熱,味辛、甘,補火助陽,引火歸源,散寒止痛,活血通經(jīng)。
藤黃氣微,味辛辣,治癰疽腫毒,頑癬惡瘡,損傷出血。
羌活味辛、苦、性溫,散表寒、祛風濕、利關節(jié)、止痛。
獨活辛、苦,微溫,歸肝、腎、膀胱經(jīng)。祛風勝濕,散寒止痛,用于風寒濕痹,腰膝疼痛。
透骨草甘、辛,溫,入肺、肝二經(jīng)。祛風除濕、舒筋活絡、活血止痛。
皂莢辛、咸、溫,肺,大腸經(jīng)。祛痰止咳、開竅通閉、殺蟲散結。
當歸甘、辛,溫,歸肝、心、脾經(jīng)。補血活血、風濕痹痛、跌撲損傷。
紅花性溫,味辛,歸心、肝經(jīng)。活血通經(jīng),祛瘀止痛。
威靈仙辛咸,溫,入膀胱經(jīng)。主治痛風頑痹、風濕痹痛、肢體麻木、腰膝冷痛、筋脈拘攣、屈伸不利。
三七粉甘苦,入肝、心、脾胃經(jīng)。散淤止血,消腫止痛。
全蟲又名鉗蝎、全蝎、蝎子,熄風鎮(zhèn)痙、消炎攻毒、通絡止痛。
蜈蚣咸、辛、溫,歸肝、脾、肺經(jīng)。敗毒抗癌、息風解痙、退炎治瘡。
樟腦對皮膚粘膜有局部刺激作用,可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環(huán),能促進粘膜分泌。《本草綱目》:“通關竅,利滯氣,治邪氣、霍亂、心腹痛、寒濕腳氣、疥癬風瘙、齲齒”的功效,外用可散腫止痛。
冰片辛、苦,微寒,入心脾、肺經(jīng)。回蘇開竅,清熱止痛。
本發(fā)明結合上述中藥組分的有效藥性,制成膏藥,有益效果是可以提高局部病灶的用藥濃度,消除引起骨質增生的刺激因子,避免出現(xiàn)病灶復發(fā)。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發(fā)明實現(xiàn)的技術手段、創(chuàng)作特征、達成目的與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進一步闡述本發(fā)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程茂房,未經(jīng)程茂房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104540.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 上一篇:一種治療嘔吐的中藥組合物
- 下一篇:一種時分雙工系統(tǒng)直放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