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激光測距裝置的無接點電力傳輸結構有效
| 申請號: | 201110100477.3 | 申請日: | 2011-04-2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751792A | 公開(公告)日: | 2012-10-24 |
| 發明(設計)人: | 徐巍 | 申請(專利權)人: | 巍世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2J17/00 | 分類號: | H02J17/00;H02K53/00;G08C23/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龍寰宇知識產權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11139 | 代理人: | 孫皓晨 |
| 地址: | 中國臺*** | 國省代碼: | 中國臺灣;7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激光 測距 裝置 接點 電力 傳輸 結構 | ||
1.一種激光測距裝置的無接點電力傳輸結構,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個第一電路板,設置于一主軸上方的一旋轉盤上,該第一電路板上方承載一激光光管及一鏡頭并與該激光光管及該鏡頭電連接;
一個第二電路板,其設于該主軸的末端;
一個第三電路板,其固定于與該主軸末端相對位置的一底座上;
兩個信號接收器及兩個信號發射器,分別設置于該第二電路板及該第三電路板上,用以傳送信號到該激光光管及該鏡頭,并接收該激光光管及該鏡頭送出的信號;
一馬達,位于該主軸的側邊,與該主軸連接使該主軸旋轉,連帶使該旋轉盤旋轉;以及
一電力結構,與該第一、第二及第三電路板電連接,產生電力以驅動該第一、第二及第三電路板。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激光測距裝置的無接點電力傳輸結構,其特征在于:該兩個信號接收器分別為一紅外線外部信號接收器及一紅外線內部信號接收器,該兩個信號發射器分別為一紅外線外部信號發射器及一紅外線內部信號發射器。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激光測距裝置的無接點電力傳輸結構,其特征在于:還包括一電池,該電力結構利用外部的一電磁接觸器通電后,該電磁接觸器與測距裝置旋轉盤外側的接觸片接通,引入外部電源通過該接觸片對該電池進行充電。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激光測距裝置的無接點電力傳輸結構,其特征在于:該電力結構在該第二電路板下設置一個次級線圈,并在該第三電路板上相對于該次級線圈的位置設一個初級線圈,對該初級線圈通以超音波電壓,使該次級線圈感應產生電能。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激光測距裝置的無接點電力傳輸結構,其特征在于:該初級線圈及該次級線圈為超音波感應線圈。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激光測距裝置的無接點電力傳輸結構,其特征在于:該電力結構在該第二電路板及該旋轉盤之間設置中空柱狀的一個磁鐵及一個線圈構成一個發電機,利用該馬達帶動該發電機旋轉,進而使線圈產生感應電流。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激光測距裝置的無接點電力傳輸結構,其特征在于:該兩個信號發射器設于該第三電路板上,而該兩個信號接收器則設于該第二電路板上。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激光測距裝置的無接點電力傳輸結構,其特征在于:該馬達的軸心穿過一傳動皮帶輪,一傳動皮帶繞過該傳動皮帶輪與該旋轉盤連接,使該馬達的該軸心旋轉時,帶動該傳動皮帶輪及該旋轉盤旋轉。
9.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激光測距裝置的無接點電力傳輸結構,其特征在于:該發電機通過一傳動皮帶輪及一傳動皮帶與該馬達連結,當該馬達的軸心旋轉時帶動該傳動皮帶輪同步旋轉,并憑借傳動皮帶牽動該發電機旋轉發電。
10.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激光測距裝置的無接點電力傳輸結構,其特征在于:該電力結構為一光電轉換器,利用一固定光源照射該旋轉盤上的該光電轉換器以產生電能。
11.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激光測距裝置的無接點電力傳輸結構,其特征在于:該第一電路板上更設有復數電路晶片,所述的這些電路晶片中包含一數字處理器晶片,該數字處理器晶片與該激光光管及該鏡頭電連接,以處理該激光光管及該鏡頭的光電信號。
1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激光測距裝置的無接點電力傳輸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這些信號發射器及所述的這些信號接收器為光電晶體。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巍世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巍世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100477.3/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硅烷改性陽離子化纖維素
- 下一篇:帶電水沖洗噴嘴流量系數測量方法及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