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腹腔鏡下可分離肝靜脈阻斷器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110096593.2 | 申請日: | 2011-04-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247187A | 公開(公告)日: | 2011-11-23 |
| 發(fā)明(設計)人: | 劉輝;張金旻;邵雪晴;劉亞莉;周偉平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軍醫(yī)大學 |
| 主分類號: | A61B17/122 | 分類號: | A61B17/122 |
| 代理公司: | 上海德昭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1204 | 代理人: | 丁振英 |
| 地址: | 200433 ***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腹腔鏡 可分離 靜脈 阻斷 | ||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醫(yī)療器械技術領域,是一種用于腹腔鏡下進行肝切除手術時使用的腹腔鏡下可分離肝靜脈阻斷器。
背景技術
臨床上,對肝臟腫瘤的治療采用手術切除是最有效方法。常規(guī)肝臟切除手術通過使用各種血管鉗、阻斷帶阻斷肝靜脈等的血流從而達到減少出血的目的。肝靜脈是人體大靜脈之一,通過鉗夾肝靜脈,對肝靜脈血流加以控制,是常規(guī)肝臟切除手術重要的減少出血的方式之一,但傳統的手術方式創(chuàng)傷大,并發(fā)癥多,恢復慢。國內外同行很早就寄希望于腹腔鏡手術,以減小創(chuàng)傷,加速康復,并為之進行了艱苦的探索。肝臟腫瘤的腹腔鏡手術碰到的一個難題是血管的止血問題,因為肝臟質脆,肝內結構復雜,肝靜脈壁薄,一旦操作不慎肝靜脈破裂,氣腹中大量CO2進入肺循環(huán)將導致致命的氣體栓塞,有可能使腹腔鏡下肝臟腫瘤切除術較傳統的開腹肝切除更具風險。但現有的臨床所使用的血管鉗、阻斷帶的形狀、大小和結構均不適合腹腔鏡手術,所以至今難以廣泛開展腹腔鏡下肝臟腫瘤或肝血管瘤切除術。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根據肝臟肝靜脈的走向和所處的位置,提供一種結構簡單、使用方便、適合腹腔鏡下使用的可分離肝靜脈阻斷器。
本發(fā)明由肝靜脈阻斷鉗和阻斷鉗操縱器組成。肝靜脈阻斷鉗由一對鉗夾肢體、肢體連接軸和彈簧組成,一對鉗夾肢體通過肢體連接軸呈交叉狀連接,以肢體連接軸為界鉗夾肢體分為前臂和后臂兩部分,前臂呈彎鉤狀,兩條前臂的相向面上設有互補的橫向條形齒,以防夾持血管時滑脫,并可防止夾傷血管,后臂為鉗柄,彈簧兩端分別固定于兩條后臂的相向面上,在不加力的情況下,彈簧的彈力將兩條后臂撐開,足以使兩條前臂夾緊,兩條前臂相向面上的橫向條形齒相互咬合,當后臂受外力加壓壓縮彈簧時,兩條前臂松開呈分叉狀,兩條后臂的尾部外側分別設有鎖扣,用于與阻斷鉗操縱器銜接。阻斷鉗操縱器由操縱桿和操縱桿外殼組成,操縱桿外殼套于操縱桿外。操縱桿外殼的尾端呈球面狀,尾部兩側設有一對對稱的滑槽,操縱桿由控制柄、第一連動桿、第二連動桿和固定軸組成,控制柄由連接桿、操作桿和操作指環(huán)組成,連接桿和操作桿呈T形連接,操作指環(huán)位于操作桿兩端,操作桿兩端伸出操縱桿外殼尾部兩側的滑槽,可以沿滑槽前后滑動;控制柄的連接桿通過固定軸與兩根等長的第一連動桿銜接,兩根第一連動桿分別通過固定軸與兩根等長的第二連動桿銜接,兩根第二連動桿通過固定軸交叉銜接于操縱桿外殼的前端并伸出外殼,兩根第二連動桿前端的相向面上設有與鉗夾肢體后臂尾部的鎖扣相匹配的鎖孔,以便鎖定肝靜脈阻斷鉗進行操作。
使用時,用手指通過操作指環(huán)將操縱桿的控制柄前推,控制柄的連接桿帶動第一連動桿并通過第一連動桿帶動第二連動桿使第二連動桿前端張開,再將肝靜脈阻斷鉗的后臂尾部的鎖扣置于第二連動桿前端的鎖孔的相應位置,后退操縱桿,帶動第一連動桿和第二連動桿合攏,將后臂尾部的鎖扣鎖定于第二連動桿前端的鎖孔,然后按常規(guī)用腹腔鏡將本發(fā)明的肝靜脈阻斷鉗前臂送至患部相應部位,繼續(xù)后退操縱桿,第二連動桿前端合攏并加壓于肝靜脈阻斷鉗的后臂,使前臂松開呈分叉狀,將肝靜脈置于分叉口內,再前推操縱桿,使第二連動桿前端張開,將后臂尾部的鎖扣脫離第二連動桿前端的鎖孔,后臂在彈簧彈力的作用下將兩條前臂夾緊,將肝靜脈血管夾住,從而達到阻斷血流的目的。
本發(fā)明結構簡單,使用方便,由于肝靜脈阻斷鉗和阻斷鉗操縱器可以分離,肝靜脈阻斷鉗的后臂很短,因此對手術部位的遮擋少,有利于在腹腔鏡下進行肝臟腫瘤或肝血管瘤切除術。本發(fā)明解決了腹腔鏡下肝臟手術阻斷肝臟肝靜脈血管血流的難題,使開展腹腔鏡下肝臟腫瘤或肝血管瘤切除術有可能得以實施。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fā)明的整體組合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fā)明的肝靜脈阻斷鉗的側視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發(fā)明的肝靜脈阻斷鉗的正視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發(fā)明的阻斷鉗操縱器的縱剖面結構示意圖。
圖5為本發(fā)明的阻斷鉗操縱器側視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現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fā)明作詳細描述。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軍醫(yī)大學,未經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軍醫(yī)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096593.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