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綿羊罩衣有效
| 申請號: | 201110096276.0 | 申請日: | 2011-04-1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228009A | 公開(公告)日: | 2011-11-02 |
| 發明(設計)人: | 牛春娥;楊博輝;岳耀敬;郭健;郭天芬;高雅琴;劉建斌;李維紅;王宏博;孫曉萍;郭婷婷;席斌;熊林;馮瑞林;杜天慶;郎俠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農業科學院蘭州畜牧與獸藥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A01K25/00 | 分類號: | A01K25/00 |
| 代理公司: | 蘭州振華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62102 | 代理人: | 張晉 |
| 地址: | 730050 甘*** | 國省代碼: | 甘肅;6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綿羊 罩衣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畜牧業用的其它設施,確切講是一種供動物使用的罩衣,特別是一種綿羊使用的罩衣。本發明的罩衣采用柔性面料制成。
背景技術
羊罩衣最初的目的是要減少被毛中植物雜質含量。試驗及實際的應用證明,給綿羊穿上罩衣,相當于給羊毛增加了一個保護層,雨水和日光不能直接與羊毛接觸,羊毛中的油汗損失減少,從而使毛纖維、毛束及毛叢間相互粘合,排列緊密,形成了一個密閉性良好、表面平整、堅實而緊密的被毛結構。大大減少了沙土、灰塵雜質對羊毛的污染。使用綿羊罩衣可以保護羊毛,不僅能防止或減少沙土、植物性雜質對羊毛的侵害,還能起到一定的保暖作用,能有效地提高羊毛的綜合品質,提高牧民的經濟收入,推廣這一技術具有非常重要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
1930年首先在南澳大利亞用廢料袋制做羊罩衣使用。1956年Lipson等采用帆布、聚乙烯等材料制做羊罩衣,上世紀70年代新南維爾士大學的Fowers?Gap等研究用帆布與高分子材料制做羊罩衣。隨后澳大利亞Gollin公司設計生產了一種羊罩衣,并在羊罩衣的脖頸處、后臀及體側邊沿制做了彈性松緊帶,參見“澳大利亞綿羊罩衣的研制及利用”《中國養羊》1995年第3期P42-P43。根據從澳大利亞引進的樣品罩衣可知其基本是一個矩形,且四個角各帶有一條帶,兩邊各帶有一條松緊邊,參見“綿羊穿衣的科學依據、技術要點及效果”《中國養羊》1994年第2期P22-P23。國內在仿制綿羊罩衣時也曾有采用聚乙烯材料的,見“使用綿羊穿衣技術提高牧場經濟效益”陶衛東等,《新疆畜性業》2005第5期,P44-P45。
以前采用的綿羊罩衣需要利用四角的條帶進行綁扎,固定于羊身體上,這種做法影響羊的生理活動,例如影響羊羔吃奶,甚至發生羊羔吃奶時羊羔頭插入衣帶內而被吊死的現象。這些條帶還會掛到灌木或圍欄上,對羊造成傷害。另外,這種罩衣穿、脫操作不方便,勞動強度大、效率低。
現有技術的罩衣無論采用帆布材料還是采用聚乙烯材料,均存在著材料較硬、不貼身的不足。另外,采用聚乙烯材料時,穿著不舒適,透氣性差;而且用于制作羊衣的聚乙烯紡織布,堅牢度差,很容易散絲、脫邊、脫縫、破損,破損后的聚乙烯絲(丙綸絲)很容易污染到羊毛中。丙綸絲是影響羊毛質量和使用價值的重要因素,是毛紡工業最為頭痛的問題之一,也是影響國產羊毛使用價值和毛紡企業使用國產羊毛信心的重要原因。丙綸絲一旦污染羊毛,在加工過程中會隨著工序的推進不斷分解,一根分解為若干根,越來越細,越米越多,很難去除干凈。丙綸絲又是一種很難染色的纖維,最后會在羊毛織物中留下疵點,影響紡織品的質量。
發明內容
本發明提供一種可克服現有技術不足的綿羊罩衣。
本發明的綿羊罩衣是由柔軟面料制成的,前端開口的、套于綿羊脖子及前胸的筒狀部分和與所述筒狀結構連成一體的、下腹部直至羊后肢后側和羊尾端開口的、呈片狀的用于包裹綿羊驅干部位的部分構成,其筒狀部分在使用狀態時的截面形狀為長軸垂直設置的橢圓形,且筒狀部分位于前端的開口處在為小橢圓;而由頸部到前胸及前肢前側橢圓逐漸增大,到前肢前側與腹部開口連接處為大橢圓截面,包裹軀干的片狀部分位于兩后腿處的兩部分分別為一邊帶有斜邊另一邊為直邊的梯形部分,每個梯形頂的寬度約等于包裹羊飛節上部腿圍的三分之二,在每個梯形部分的內側且距梯形頂2厘米~5厘米處有一個其兩端固定于梯形部分上的帶子。本發明的綿羊罩衣在使用時是將筒狀部分套穿于羊脖子處,同時將羊的兩個后腿分別從設于梯形部分上的帶子與梯形部分間穿出,從而實現在羊身上的固定。
為使本發明的綿羊罩衣在穿著時更好地固定于羊身上,還可在罩衣上設置松緊帶,這些松緊帶分別是:
a.位于筒狀部分前端開口處沿其橢圓的上三分之二弧上的有沿橢圓弧布置的第一個松緊帶;
b.位于筒狀部分與包裹軀干的片狀部分連接處且位于羊前腿位置之前垂直于軀體長度方向的第二個松緊帶,其長度為兩前腿間的距離;
c.位于包裹綿羊驅干部位的片狀部分兩側位于前腿后部沿羊軀體長度方向分別設置的兩條第三個松緊帶,其長度約為前后腿之間距離的三分之二;
d.位于包裹綿羊驅干部位的片狀部分的后端,從尾部上側到兩側股部后緣設置有第四個松緊帶,其長度為整個后端開口長度的三分之二。
在本發明的綿羊罩衣的優選實施例中,筒狀部分位于羊脖子與驅干結合的位置設置有第五個松緊帶,其長度為相應位置橢圓弧長的三分之一;另外前述的位于梯形部分的帶子也為松緊帶。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農業科學院蘭州畜牧與獸藥研究所,未經中國農業科學院蘭州畜牧與獸藥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096276.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