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鋁合金制加熱膜的制造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110085276.0 | 申請日: | 2011-04-0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158994A | 公開(公告)日: | 2011-08-17 |
| 發明(設計)人: | 張曉駿 | 申請(專利權)人: | 張曉駿 |
| 主分類號: | H05B3/34 | 分類號: | H05B3/34 |
| 代理公司: | 北京紐樂康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 11210 | 代理人: | 唐忠慶 |
| 地址: | 214400 江蘇省無***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鋁合金 加熱 制造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鋁合金制加熱膜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術
面狀發熱體是指在面狀的絕緣輻射體的內部安裝電阻發熱體,利用以發熱體的傳導熱加熱輻射體產生遠紅外線輻射這一加熱方式工作的發熱體,作為電阻發熱體,可舉出金屬薄板、金屬氧化物處理的表面、陶瓷板型、碳黑、碳纖維型等。以往,在面狀發熱體中,沒有PTC電阻體的面狀發熱體是以通過直流電流發熱的,這樣不僅電阻體的電阻低,電流高,不容易控制發熱體的溫度,而且以無電極向發熱體施加直接電流,存在電導率不均勻的缺點。另外,由電極及電阻體構成的面狀發熱體,幾乎都是將銀之類的金屬粉末摻合在樹脂中將其印刷后作為電極,將碳類摻合在樹脂中將其印刷后作為電阻體,在電極上施加電流使得電阻體發熱。銀本身作為導體其導電性是優良的,但用于面狀發熱體時,由于是以粉末狀態下將銀摻合在樹脂中的銀膏,所以導電性差,且有制造工序復雜,成本高的缺點。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鋁合金制加熱膜的制造方法,克服現有產品中上述方面的不足。
本發明的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
一種鋁合金制加熱膜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切割:將鋁合金箔根據生產要求切割;
2)熱處理:將經過步驟1)切割后的鋁合金箔放入130±1℃烤箱內加熱35±1小時,通過對鋁合金箔的熱處理,能夠有效防止鋁合金箔受溫度的影響產生收縮;
3)清洗:將經過步驟2)處理后鋁合金箔浸入到質量濃度為2%的氫氧化鈉水溶液中1.5分鐘,取出后,再浸入水中0.5分鐘,使得附著在鋁合金箔表面上的異物去除的更加徹底;
4)烘干:將清洗后的鋁合金箔使用UV烘干機在70-100℃下烘干30秒;
5)腐蝕印刷工藝:將步驟4)的鋁合金箔的表面貼上一層固體感光膠,經過曝光后在鋁合金箔上形成形狀,再經過三氯化鐵水溶液蝕刻;
6)貼雙面膠:鋁合金箔經過上述步驟后形成半成品,在半成品和雙面膠的兩側均打上定位孔,半成品上的定位孔與雙面膠上的定位孔對齊貼合,便于產品與后視鏡背板的連接和組裝;
7)在鋁合金箔與導電體連接的位置釘上連接端子,便于連接外部導線,在端子與鋁合金箔的連接處涂一層保護用的硅膠,防止因腐蝕、生銹等原因導致連接的端子連接不良或脫落;所述硅膠的厚度小于或等于2mm。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為:
1、利用鋁合金中的銅、鋅等合金元素比鋁導電性及導電穩定性能好來解決用于使用鋁引起的導電穩定性能相對差,發熱不均勻,導致發熱效果不理想;
2、鋁合金表面貼固體感光膠曝光后,再經過三氯化鐵腐蝕的產品線條的兩邊比較均勻,提高產品的制成率。
具體實施方式
本發明實施例所述的一種鋁合金制加熱膜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切割:將鋁合金箔根據生產要求切割;
2)熱處理:將經過步驟1)切割后的鋁合金箔放入130℃±1℃烤箱內加熱35±1小時,通過對鋁合金箔的熱處理,能夠有效防止鋁合金箔受溫度的影響產生收縮;
3)清洗:將經過步驟2)處理后鋁合金箔浸入到質量濃度為2%的氫氧化鈉水溶液中1.5分鐘,取出后,再浸入水中0.5分鐘,使得附著在鋁合金箔表面上的異物去除的更加徹底;
4)烘干:將清洗后的鋁合金箔使用UV烘干機在70-100℃下烘干30秒;
5)腐蝕印刷:將步驟4)的鋁合金箔的表面貼上一層固體感光膠,經過曝光后在鋁合金箔上形成形狀,再經過三氯化鐵水溶液蝕刻;
6)貼雙面膠:鋁合金箔經過上述步驟后形成半成品,在半成品和雙面膠的兩側均打上定位孔,半成品上的定位孔與雙面膠上的定位孔對齊貼合,便于產品與后視鏡背板的連接和組裝;
7)在鋁合金箔與導電體連接的位置釘上連接端子,便于連接外部導線,在端子與鋁合金箔的連接處涂一層厚度小于或等于2mm起保護作用的硅膠,防止因腐蝕、生銹等原因導致連接的端子連接不良或脫落,四周的寬度不能粘在雙面膠的窗口邊緣,產品上不能有氣泡。
利用鋁合金中的銅、鋅等合金元素比鋁導電性及導電穩定性能好,來解決用于使用鋁引起的導電穩定性能相對差,發熱不均勻,導致發熱效果不理想;鋁合金表面貼固體感光膠曝光后,再經過三氯化鐵腐蝕的產品線條的兩邊比較均勻,提高產品的制成率。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張曉駿,未經張曉駿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085276.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