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一種可視化快速聯(lián)檢植物病原的方法和抗體芯片無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110082521.2 | 申請日: | 2011-04-0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735836A | 公開(公告)日: | 2012-10-17 |
| 發(fā)明(設計)人: | 劉箐;熊亮斌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慧耘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N33/569 | 分類號: | G01N33/569 |
| 代理公司: | 上海伯瑞杰知識產(chǎn)權代理有限公司 31227 | 代理人: | 吳瑾瑜 |
| 地址: | 200433 上海市楊浦***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可視化 快速 聯(lián)檢 植物 病原 方法 抗體 芯片 | ||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生物技術領域,具體為植物病原的檢測方法和試劑,尤其是可視化快速聯(lián)檢植物病原的方法和抗體芯片。
背景技術
植物病害分為侵染性和非侵染性兩類,其中侵染性病害又主要可分為真菌性、細菌性、病毒性和線蟲性等。植物病害種類繁多、傳播途徑廣,可破壞或干擾植物正常的生理機能,且目前缺少有效防治措施,使得許多重要的病毒病、細菌病一旦流行,便很難控制,是導致蔬菜、花卉產(chǎn)量和品質下降最重要的原因之一。
目前對植物病害的檢測方法主要有生物學檢測、電子顯微鏡觀察、血清學檢測和分子生物學方法等(Direct-PCR、免疫-PCR、RT-PCR等)。生物學檢測又稱指示植物檢測法,該方法是將某種病毒接種特定的指示植物,根據(jù)指示植物表現(xiàn)出的局部或系統(tǒng)癥狀,初步判定病毒的種類和歸屬。電子顯微鏡技術可直接觀察到病害的形態(tài)結構、存在與否等信息,是最直接、最準確的病原檢測手段。血清學檢測,主要是利用抗原抗體可特異性結合的原理,利用病原的特異性抗體來檢測鑒定病原。分子生物學檢測方法主要有核酸分子雜交技術、dsRNA電泳技術、PCR技術等,這些方法均可快速、靈敏、特異性的檢測病原。
但以上這些比較通用的植物病害檢測方法,都或多或少存在著缺陷:生物學檢測一般需在溫室中進行,全檢測過程耗時較長;電子顯微鏡觀察一般需負染色或制作超薄切片,且檢測鑒定過程需在電子顯微鏡下進行;ELISA等血清學方法其檢測時間較長,且每個反應孔只可單獨檢測一種病原,在需篩選大量樣品或單個樣品的多個病原項目時,工作量往往相當龐大,具有耗時、費力的缺點;分子生物學方法需要標記探針分子(核酸分子雜交技術),或提取核酸后進一步將mRNA反轉錄成cDNA(RC-PCR),檢測過程中目標核酸損失較大,檢測結果因為核酸雜交或擴增過程易受植物成分的抑制而出現(xiàn)假陰性結果。
蛋白質芯片是近些年發(fā)展起來的一項新技術,又稱蛋白質陣列或蛋白質微陣列,最早由德國科學家Angelika?Lueking于1995年開始研究,主要利用抗原與抗體、受體與配體間可特異性結合的原理,將探針分子固定在載體表面,用于分析被檢樣品液中目的分子信息的技術。蛋白質芯片誕生初期主要被用于蛋白質組學研究,隨后被逐漸推廣至生物醫(yī)學相關領域,而將蛋白質芯片(抗體芯片)用于植物病原的檢測,國內外目前仍未見相關報道。蛋白質芯片用于植物病原的快速檢測,具有節(jié)約時間、節(jié)省抗體、靈敏度高、重復性好等眾多優(yōu)點,檢測結果既可用肉眼直接判定,也可通過分析灰度后作定量檢測,推廣應用前景廣闊。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旨在提供一種可視化快速聯(lián)檢植物病原的方法。
本發(fā)明還提供了可視化快速聯(lián)檢植物病原的抗體芯片。。
一種可視化快速聯(lián)檢植物病原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將檢測樣品與抗體芯片雜交孵育1~5hr;所述的抗體芯片包括固定在基膜上的植物病原捕獲抗體;
(2)洗滌后再加入相應的植物病原檢測抗體雜交孵育,繼續(xù)反應1~5hr;
(3)洗滌后顯色。
所用的植物病原捕獲抗體分別為番茄細菌性潰瘍病菌(Corynebacterium?michiganense?pv.Michiganense,Cmm)、黃瓜花葉病毒(CuCumber?mosaic?virus,CMV)、鳳果花葉病毒(Pepino?mosaic?virus,PepMV)、番茄不孕病毒(Tomato?aspermy?virus,TAV)、番茄黑環(huán)病毒(Tomato?black?ring?virus,TBRV)、番茄花葉病毒(Tomato?mosaic?virus,ToMV)、番茄環(huán)斑病毒(Tomato?ring?spot?virus,ToRSV)、煙草環(huán)斑病毒(Tobacco?ringspot?virus,TRSV)、煙草脆裂病毒(Tobacco?rattle?virus,TRV)和番茄斑萎病毒(Tomato?spotted?wild?virus,TSWV)捕獲抗體中的至少一種。
以IgG為質控對照。
用pH=7.2~7.4、吐溫-20質量含量0.01%~0.1%的磷酸鹽緩沖液洗滌。
用pH=7.2~7.4、吐溫-20質量含量0.01%~0.1%、BSA質量含量0.1%~0.5%的磷酸鹽緩沖液稀釋檢測抗體。
檢測抗體的標記物為堿性磷酸酶、辣根過氧化物酶或生物素等。
堿性磷酸酶的顯色底物為5-溴-4-氯-3-吲哚基磷酸鹽和四唑硝基藍;辣根過氧化物酶的顯色底物為二氨基聯(lián)苯胺;標記物為生物素時先加入親和素-納米金,再用銀染色。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慧耘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經(jīng)上海慧耘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082521.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