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用于治療燙傷的中藥軟膏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無效
| 申請號: | 201110081246.2 | 申請日: | 2011-04-0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138989A | 公開(公告)日: | 2011-08-03 |
| 發明(設計)人: | 嚴令耕;劉學華;潘林梅;陳軍霞;卞凌;倪荷芳 | 申請(專利權)人: | 南京中醫藥大學 |
| 主分類號: | A61K36/736 | 分類號: | A61K36/736;A61K9/06;A61K47/44;A61P17/02;A61K31/045;A61K33/3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10046 江蘇省***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用于 治療 燙傷 中藥 軟膏 及其 制備 方法 應用 | ||
1.一種用于治療燙傷的中藥組合物,它所含的活性成分由下列重量份原料配比制備而成:大黃10-20份,虎杖10-20份,野馬追10-20份,墓頭回10-20份,椿根皮10-20份、苦杏仁10-20份,冰片1-3份,爐甘石1-3份,硬脂酸20-30份,液體石蠟50-100份,甘油50-100份,三乙醇胺1-3份,蒸餾水425-475份。
2.一種用于治療燙傷的中藥組合物,它所含的活性成分由下列重量份原料配比制備而成:大黃15份,虎杖15份,野馬追15份,墓頭回15份,椿根皮15份、苦杏仁15份,冰片2份,爐甘石2份,硬脂酸15份,液體石蠟75份,甘油75份、三乙醇胺2份、蒸餾水450份。
3.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用于治療燙傷的中藥組合物,其特征在于劑型是軟膏劑。
4.一種制備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用于治療燙傷的中藥組合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備步驟為:按比例稱取大黃、虎杖、野馬追、墓頭回、椿根皮和苦杏仁六味中藥,加水2次,煎煮,合并煎液,濾過,濾液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05-1.10,65℃測,加適量乙醇使含醇量達75%,以體積分數計,0-10℃冷藏24-48小時,濾過,濾液回收乙醇并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10-1.15的浸膏,65℃測;按比例稱取冰片和爐甘石,分別粉碎成細粉,過100目篩網;按比例稱取硬脂酸和液體石蠟,置水浴鍋上加熱攪拌至全熔做油相,將冰片放入油相中融化,70-80℃左右保溫;另取甘油、三乙醇胺、蒸餾水,在水浴鍋上加熱做水相,將上述水提醇沉浸膏加入水相中,70-80℃保溫,將油相緩緩地加入水相中不停的攪拌,直至冷卻45℃時,加入爐甘石粉,繼續攪拌,灌裝即得本發明的軟膏劑。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用于治療燙傷的中藥組合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大黃、虎杖、野馬追、墓頭回、椿根皮和苦杏仁六味中藥,加水2次,煎煮,第一次加水量為混合藥材總重量的10倍,煎煮2-3小時,第二次加水量為混合藥材總重量的8倍量水,煎煮1-2小時。
6.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中藥組合物在制備治療燙傷藥物中的應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南京中醫藥大學,未經南京中醫藥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081246.2/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阻燃劑生產用反應釜
- 下一篇:一種反應罐體的立體式攪拌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