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ITO/氧化鋅基復合透明電極發光二極管及其制備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1110075579.4 | 申請日: | 2011-03-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169943A | 公開(公告)日: | 2011-08-31 |
| 發明(設計)人: | 王萬晶;張建華;李喜峰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大學 |
| 主分類號: | H01L33/42 | 分類號: | H01L33/42;H01L33/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上大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31205 | 代理人: | 何文欣 |
| 地址: | 200444***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ito 氧化鋅 復合 透明 電極 發光二極管 及其 制備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發光二極管芯片及其制備方法,特別是一種ITO/氧化鋅基復合透明電極發光二極管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術
理論上LED的發光效能可以高達200lm/W以上,而現在的白光LED則只有100lm/W左右,與節能型熒光燈相比還有一定差距;而且其價格與傳統光源相比也有很大的劣勢。提高LED的發光效率主要有兩種途徑:1)提高LED芯片的內量子效率;2)提高LED芯片的外量子效率。目前,超高亮度LED的內量子發光效率已經有非常大的改善,最高已經達到80%,進一步改善的空間不大。因此提高LED芯片的外量子效率是提高LED總發光效率的關鍵。而傳統結構的GaNg基LED由于全反射和吸收等原因,光提取效率只有百分之幾,提高空間很大。同時LED芯片發熱也影響著大功率LED的質量和壽命。目前采用的提高LED外量子效率的方法主要有:透明襯底技術、金屬膜反射技術、表面微結構技術、倒裝芯片技術、芯片鍵合技術、激光剝離技術等。
特別是由于p-GaN歐姆接觸的阻抗一直難以降低,GaN基LED在工作時很大一部分電壓會落在p-GaN歐姆接觸的界面上,這也會導致在p-GaN歐姆接觸界面上產生大量的熱量,從而引起器件失效。目前改善歐姆接觸的主要有表面預處理技術、退火技術、采用異質結和超晶格結構技術、重摻雜技術等。而Ni/Au基金屬化和ITO透明導電薄膜是其中比較成熟的技術。
為了降低p-GaN的接觸電阻和使電流擴散均勻,p-GaN厚度較薄,一般小于0.2微米,同時p-GaN電極面積較大。電極層對光的遮擋和吸收是影響外量子效率的一個重要因素。因此,實現低歐姆接觸阻抗的p-GaN透明電極,對提高LED的質量、使用壽命和發光效率,促使LED在照明領域中的應用,有重要意義。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針對已有技術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種ITO/氧化鋅基復合透明電極發光二極管芯片及其制造方法,本發光二極管芯片提高了大功率發光二極管的出光效率,增加p型半導體層電流擴散的均勻性。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的構思是:針對當前LED存在的銦資源緊缺、銦的有毒性、工藝復雜等問題,提高采用透過率高、摻雜導電性好、資源豐富的氧化鋅做為電流擴展層,為了氧化鋅電流擴展與p型氮化鎵表面形成良好的歐姆接觸,在p型氮化鎵表面濺射氧化鋅薄膜前先蒸鍍一層ITO薄膜,同時通過設計特定形狀的p型金屬電極極大的提高了p型半導體層的電流擴展層的電流擴散均勻性,從而提高LED光效和可靠性。
根據上述的發明構思,本發明采用下述技術方案:
一種ITO/氧化鋅基復合透明電極發光二極管,包括:藍寶石襯底、緩沖層、本征層、n型氮化鎵、量子阱、p型氮化鎵、透明電極,n型金屬電極連接n型氮化鎵、p型金屬電極連接透明電極,其中緩沖層、本征層、n型氮化鎵、量子阱、p型氮化鎵是在MOCVD中依次生長完畢;所述透明電極是ITO/氧化鋅基透明導電薄膜,其中ITO透明導電薄膜的材質是Sn2O3:In2O3=1:9的銦錫氧化物,氧化鋅基透明導電薄膜的材質是ZnO:Ga或ZnO:Al或ZnO:In;所述n型金屬電極是金屬復合電極,材質是Ti/Al或Cr/Pt/Au;所述p型金屬電極是金屬復合電極,材質是Ni/Au或Cr/Pt/Au。
上述的p型金屬電極具有特殊形狀:?為正十字架形,此種形狀p型金屬電極(9)使得電流擴散更均勻,提高LED芯片的可靠性。
一種制造ITO/氧化鋅基復合透明電極發光二極管的制作方法,其工藝步驟如下:
a.???????用MOCVD的方法在襯底上依次緩沖層、本征層、n型氮化鎵、量子阱、p型氮化鎵;
b.??????對外延片進行鎂激活退火處理;
c.???????使用化學試劑對外延片進行表面處理,其化學試劑是KOH或者HCl或者王水;
d.??????通過電子束蒸發或磁控濺射和磁控濺射分別沉積ITO透明導電薄膜和氧化鋅透明導電薄膜,形成ITO/氧化鋅基復合電極;
e.???????用濕法腐蝕的方法刻蝕出所設計的氧化鋅透明導電薄膜圖形;
f.????????通過氬離子刻蝕或ICP干法刻蝕將n型氮化鎵暴露出來,制備出所需芯片結構;
g.???????對外延片進行退火處理,一方面降低ITO薄膜層與氮化鎵表面層以及ITO薄膜層和氧化鋅基薄膜層以及之間的接觸電阻,一方面修復刻蝕損傷;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大學,未經上海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075579.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