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強化工業廢水中表面活性劑處理的耦合技術及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1110067577.0 | 申請日: | 2011-03-2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690014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9-26 |
| 發明(設計)人: | 齊慧龍;趙廣吉;王鶴立 | 申請(專利權)人: | 長春聯創水質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2F9/14 | 分類號: | C02F9/1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130012 吉林省長春市*** | 國省代碼: | 吉林;2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強化 工業廢水 表面活性劑 處理 耦合 技術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廢水處理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強化工業廢水中表面活性劑處理的耦合技術及裝置。
背景技術:
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口的不斷增加,大量工業廢水以不同方式排入水體,給江河水源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污染,表面活性劑廢水就是重要污染源之一。表面活性劑分子根據其活性部分的狀態可分為陰離子、陽離子和非離子型。我國生產的合成洗滌劑多屬陰離子型表面活性劑,以直鏈烷基苯磺酸鈉(LAS)為主,其產量約占合成洗滌劑總產量90%左右。
含有表面活性劑的工業廢水成分復雜,大多數表面活性劑以分散和膠體表面吸附兩種形式存在。工業廢水中表面活性劑一般呈弱堿性,部分為酸性。工業廢水中大量的表面活性劑排入水體中,會導致水中溶解氧和礦物質的耗竭,水質惡化,尤其含氮和磷的表面活性劑會造成水體富營養化。用含表面活性劑的水灌溉農田,會使農作物的葉慢慢卷曲,根逐漸變得細而短,根表皮出現棕色小斑點的老化現象,農作物的產量受到嚴重影響。土壤上吸附的表面活性劑能夠顯著地改變土壤的物理化學性質,其較低濃度就會降低土壤-水的界面張利,導致原有顆粒可濕性的增加,相應的土壤聚集體失去穩定性。表面活性劑引起的急性毒性最終會導致細胞膜的通透性增加,物質外滲,細胞結構逐漸解體。
目前對于工業廢水中表面活性劑的處理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混凝分離法:使用該方法處理工業廢水中的表面活性劑時處理效果好,技術成熟。不足之處是用藥量大,沉渣需處理。
(2)泡沫分離法:所用裝置、流程簡單,去除率高,可回收LAS,但COD去除率不高。
(3)生物氧化法(AO):該方法需與其他方法聯用才能實現處理效率高,處理能利大,經濟可行,無二次污染。
發明內容:
本發明針對以上不足,提出一種強化工業廢水中表面活性劑處理的耦合技術及裝置,其特征是:工業廢水經過格柵攔截較大懸浮物后,進入泡沫分離池進行泡沫分離,有效去除廢水中大部分表面活性劑,經過泡沫分離后的工業廢水再進入調節池均勻水質水量,經2~4h的停留后,再進入A/O池進行接觸氧化處理,最后經生態塘強化處理后出水,可使出水水質達到《污水綜合排放標準》GB8978-1996中的一級標準。
所述的一種強化廢水中表面活性劑處理的裝置,其特征是:打開進水閥門,工業廢水通過進水口進入池體后,開啟進氣閥門由進氣口開始向池體內通氣,氣體在空氣室中通過曝氣頭向池內曝氣,此時池體內產生大量氣泡,使工業廢水中的表面活性劑吸附于氣泡表面上,該氣泡再通過裝置頂部泡沫出口閥門從頂部泡沫出口排出池體進入泡沫收集裝置,經泡沫分離后的污水通過穿孔集水槽收集,最終經出水口閥門沿出水口排出。
所述的生態塘內填有基質填料,包括石灰石、沸石、陶粒、火山巖等中的一種或多種組成;并且在塘內種植具高效凈化效果的水生植物,包括睡蓮、香蒲、蘆葦、金魚藻等中的一種或多種組成。具有高效率、低能耗特點,通過在塘中種植水生植物,形成人工生態系統,在太陽能作為初始能源的推動下,通過生態塘中多條食物鏈進行物質的遷移、轉化和能量的逐級傳遞、轉化,將進入塘中的殘余表面活性劑進行降解和轉化等過程,實現系統達標出水。
本發明有益效果:
(1)設置泡沫分離池在高效去除廢水中表面活性劑的同時,產生的氣泡對工業廢水中的臭氣也有一定的去除,減輕了工業廢水中的臭氣對環境的影響;
(2)生態塘進一步保證了出水水質,又增加了環境景觀效果;
(3)該耦合技術及裝置操作簡單、占地面積小、運行成本低、便于維護管理。
附圖說明:
圖1為一種強化工業廢水中表面活性劑處理的耦合技術示意圖
圖2為一種強化工業廢水中表面活性劑處理的裝置圖
圖中編號說明:
1、泡沫分離池;2、調節池;3、A/O池;4、生態塘;5、泡沫收集裝置;6、進水口;7、進水閥門;8、進氣口;9、進氣閥門;10、空氣室;11、曝氣頭;12、泡沫出口閥門;13、泡沫出口;14、出水口閥門;15、出水口;16、穿孔集水槽;17、池體。
具體實施方式:
結合圖1、圖2具體說明本發明實施方式如下:
工業廢水經過格柵攔截較大懸浮物后,流向泡沫分離池(1),打開進水閥門(7),工業廢水通過進水口(6)進入池體后,開啟進氣閥門(9)由進氣口(8)開始向池體內通氣,氣體在空氣室(10)中通過曝氣頭(11)向池內曝氣,此時池體(17)內產生大量氣泡,使工業廢水中的表面活性劑吸附于氣泡表面上,該氣泡再通過裝置頂部泡沫出口閥門(12)從頂部泡沫出口(13)排出池體進入泡沫收集裝置(5),經泡沫分離后的污水通過穿孔集水槽(16)收集,最終將已去除大部分表面活性劑的污水經出水口閥門(14)沿出水口(15)進入調節池(2)均勻水質水量,經2~4h的停留后,再進入A/O池(3)進行接觸氧化處理,最后經填有基質填料并種植具高效凈化效果的水生植物的生態塘(4)強化處理后出水,可使出水水質達到《污水綜合排放標準》GB8978-1996中的一級標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長春聯創水質工程有限公司,未經長春聯創水質工程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067577.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光度測量方法及可旋轉的光度測量積分球裝置
- 下一篇:耗盡型MOS晶體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