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防偽檢測設備及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110062362.X | 申請日: | 2011-03-1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682511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9-19 |
| 發明(設計)人: | 張茹;田子純;周曉輝;常和峰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鈔特種防偽科技有限公司;中國印鈔造幣總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7D7/04 | 分類號: | G07D7/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英賽嘉華知識產權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11204 | 代理人: | 余朦;王艷春 |
| 地址: | 100070 ***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防偽 檢測 設備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申請涉及防偽識別領域中的安全線檢測技術。
背景技術
為了提高鈔票紙張、有價證券或其他重要文件的防偽性,或者為了向紙張或其他印刷品中嵌入重要信息,可以嵌入安全線。安全線的防偽特征可分為一線防偽和二線防偽。一線防偽指的是利用可以用肉眼直接識別的防偽特征,而二線防偽則必須借助檢測儀器才能夠進行防偽特征的識別。目前,在流通的各國紙幣以及很多有價證券中的安全線大量采用了二線防偽技術,其中安全線中的防偽特征主要是磁性材料或導電材料。
對于磁性材料而言,當安全線通過磁性傳感裝置時,安全線中的磁性材料被磁性傳感裝置中的磁體(永磁體、電磁體或線圈等)暫時性地磁化,以使得該磁性材料磁化后產生的磁場與磁性傳感裝置中的磁體產生的磁場耦合,從而產生電信號。將該電信號通過放大、整形、濾波等處理后,進行比較分析,從而識別出安全線的真偽。
對于導電材料而言,當安全線通過導電傳感裝置時,由導電傳感裝置的發射電極發射出的電信號被安全線反射至導電傳感裝置的接收電極。通過導電傳感裝置的接收電極接收到反射回的電信號后,經過放大、整形、濾波等處理后,對其幅度和相位等進行比較分析,以辨別安全線的真偽。
然而,上面所述的檢測技術均比較單一,即只能對于安全線中的磁性特征進行檢測,或者是只能對于安全線中的導電特征進行檢測。而對于磁性材料和導電材料組合形成的編碼安全線來說,亟需提供一種解決方法進行防偽檢測。
發明內容
根據本申請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種防偽檢測設備,包括:檢測單元,向被檢測裝置的安全線施加電信號和磁場,并感應所述安全線對所述電信號和磁場的反饋信號;以及處理識別單元,根據所述安全線對所述電信號的反饋信號和對所述磁場的反饋信號生成檢測時序,并將生成的檢測時序與用于表示所述被檢測裝置的真實性的第一預設編碼進行比較,以對所述被檢測裝置進行防偽識別。
根據本申請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種防偽檢測方法,包括:向被檢測裝置的安全線施加電信號和磁場;感應所述安全線對所述電信號和磁場的反饋信號;根據所述安全線對所述電信號的反饋信號和對所述磁場的反饋信號生成檢測時序;以及將生成的檢測時序與用于表示所述被檢測裝置的真實性的第一預設編碼進行比較,以對所述被檢測裝置進行防偽識別。
利用本申請提供的防偽檢測設備和方法,可對包括由磁性材料和導電材料組合形成的編碼安全線的被檢測裝置進行防偽檢測。
附圖說明
圖1示出了根據本申請一個實施方式的防偽檢測設備;
圖2示出了根據本申請一個實施方式的檢測單元和具有安全線的鈔票紙張;
圖3示出了根據本申請一個實施方式的導電處理電路;
圖4a示出了根據本申請一個實施方式的安全線;
圖4b示出了在對圖4a所示的安全線進行檢測時,經導電處理電路處理得到的信號波形;
圖4c示出了在對圖4a所示的安全線進行檢測時,經磁性處理電路處理得到的信號波形;以及
圖4d示出了在對圖4a所示的安全線進行檢測時,同步時鐘檢測電路根據反饋信號所生成的檢測時序。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參照附圖對根據本申請的實施方式進行詳細描述。
圖1示出了根據本申請一個實施方式的防偽檢測設備100。如圖1所示,防偽檢測設備100可包括檢測單元110和處理識別單元120。檢測單元110用于向被檢測裝置的安全線施加電信號和磁場,并感應安全線對所述電信號和磁場的反饋信號。被檢測裝置通常為具有安全線的鈔票紙張、有價證券或其他重要文件等,在本實施方式中,被檢測裝置為鈔票紙張。圖2示出了根據本申請一個實施方式的檢測單元和具有安全線的鈔票紙張。如圖2所示,在防偽檢測過程中,具有安全線210的鈔票紙張200以箭頭A的方向(即,安全線210的縱向方向)通過檢測單元110,以進行檢測。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鈔特種防偽科技有限公司;中國印鈔造幣總公司,未經中鈔特種防偽科技有限公司;中國印鈔造幣總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062362.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