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單季稻新式栽培、精準施肥與綜合栽培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110060892.0 | 申請日: | 2011-03-1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160511A | 公開(公告)日: | 2011-08-24 |
| 發明(設計)人: | 吳成祥 | 申請(專利權)人: | 吳成祥 |
| 主分類號: | A01G16/00 | 分類號: | A01G16/00;A01C21/00 |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華信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4112 | 代理人: | 方崢 |
| 地址: | 242800 安***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單季稻 新式 栽培 精準 施肥 綜合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農作物栽培與施肥方法,具體是一種單季稻新式栽培、精準施肥與綜合栽培方法。
背景技術:
我國農業沒有標準的單季稻栽培模式,水、旱育苗和大田水栽、稀植與不合理的密植都是制約單季稻高產的瓶頸,特別是單季稻在抽穗時,穗下功能葉接受光照不足,單季稻籽粒很難飽滿,半粒多造成減產;農民耕地也沒有標準,盲目與隨意性大,水田大部分都不深犁,直接用旋耕機旋耕,造成田面上層稀糊泥(凈水后又造成板結),而田下層卻是硬底板,水田層深度小于15-20公分,不利于水稻根系深扎;田間管理隨意性大,深水漫灌是普遍現象,不利于水稻根系正常呼吸生長,而且還大量浪費水資源;大部分農民都是用傳統的施肥方式盲目施肥,偏施“高氮型”復混肥或摻混肥料。在東北地區每公頃種植單季稻秧苗100,000叢,摻混肥料“底肥”施用量就達到1000斤,“面肥”施用量200斤,在水稻抽穗前還要追施尿素200斤,合計每公頃施化肥量1,400斤,折合每叢用化肥量大于14克。不僅大量浪費能源、污染環境,更重要的是化肥利用率隨著量的不斷擴大而隨之大幅降低。同時由于“高氮”型化肥導致單季稻技葉瘋長,引起稻瘟病等病蟲害暴發和水稻倒伏現象普遍存在。綜合多方面因素,水稻生產成本不斷上升而產量卻得不到提高,品質還逐漸下降。更為嚴重的是造成土壤板結、肥水流失和環境污染等惡性循環,嚴重威脅當代人的健康和子孫后代的生存環境。根據人口不斷增長,土地逐漸減少的中國國情,水稻粗放的栽培方法與傳統的施肥模式已經不適應現代農業發展需要和日益增長的社會需求。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符合我國國情、農情和生態環保要求的一種單季稻新式栽培、精準施肥與綜合栽培方法。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單季稻新式栽培、精準施肥與綜合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栽培方式為:
(1)新式栽培:
稻種包衣:將單季稻優良品種經過曬、選和水浸后,撈起淋盡水,趁稻種外殼有濕度按每千克種子將拌種型植物聚能肥10克、保水劑500克和膨潤土500克的比例充分混勻,用造粒包衣專用設備進行包衣備用;
溝水調養:旱種旱育,平溝水濕潤,使水稻根系深扎提高抗旱、抗病害能力;
(2)精準施肥:
水稻專用型生態功能BB肥每叢3.5克,全部底施;功能尿素每叢1.5克,其中分蘗前追施0.5克、抽穗前追施1克;功能生物有機肥每叢5克;葉面施用噴施植物聚能肥每叢0.008克,其中分蘗前用0.003克、抽穗前用0.005克,根外施肥,增強水稻功能葉的光合作用和營養;
(3)土壤調理:
營養土加功能生物有機肥按下述比例充分混勻,其中營養體:60%草炭土或腐殖質土、20%沙壤土、20%粘土加功能生物有機肥,混合、破碎、攪勻,將營養土PH值調至4--5后再機施于旱種旱育宕內;
(4)綜合栽培:
將新式栽培、精準施肥與土壤調理、深耕旱作、秸稈發酵還田、南北開行、寬行窄株與寬窄行等量均衡密植、單季稻噴施植物聚能肥融為一體,適用在優良的單季稻優良品種上達到優質高產。
所述的單季稻新式栽培、精準施肥與綜合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深耕旱作為機耕深度大于40公分,橫豎旋耕各3次,便于根系深扎,旱田直播、旱種旱育、溝水調養、干干濕濕、免移栽。
所述的單季稻新式栽培、精準施肥與綜合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寬行窄株與寬窄行等量均衡密植為寬行距40公分、窄行距20公分、株距10公分等量均衡。
所述的單季稻新式栽培、精準施肥與綜合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單季稻噴施植物聚能肥為分蘗前與抽穗前各噴1次,根外施肥。
所述的單季稻新式栽培、精準施肥與綜合栽培方法,所述的土壤調理為將營養土PH值調至中性后再機施于旱種旱育宕內。
所述的單季稻新式栽培、精準施肥與綜合栽培方法,所述的深耕旱作為機耕深度大于40公分,橫豎旋耕各3次,便于根系深扎,旱田直播、旱種旱育、溝水調養、干干濕濕、免移栽。
所述的單季稻新式栽培、精準施肥與綜合栽培方法,所述的單季稻噴施植物聚能肥為分蘗前與抽穗前各噴1次,根外施肥。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
本發明適用在水稻良種上達到優質高產;提高保土、保肥和抗寒、抗旱、抗倒伏、抗病蟲害功能;在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前提下,減少化肥用量,為農民節本增收,為國家節約能源,保護環境,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
附圖說明
圖1單季稻綜合栽培方法操作流程示意圖。
圖2單季稻綜合栽培方法平面示意圖。
具體實施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吳成祥,未經吳成祥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060892.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