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氣流紡紗機轉杯內壁表面處理工藝無效
| 申請號: | 201110054777.2 | 申請日: | 2011-03-0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168274A | 公開(公告)日: | 2011-08-31 |
| 發明(設計)人: | 陳洪立;胡旭東;陳教壹;武傳宇;楊西偉;喬欣;王麗敏;劉宜勝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理工大學 |
| 主分類號: | C23F17/00 | 分類號: | C23F17/00;C21D9/00;C21D1/18;C23C18/36 |
| 代理公司: | 杭州九洲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33101 | 代理人: | 王洪新 |
| 地址: | 310018 浙江***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氣流 紡紗機 內壁 表面 處理 工藝 | ||
1.氣流紡紗機轉杯內壁表面處理工藝,依次按照以下步驟進行:
1)機械加工,滑移面、凝聚槽處的粗糙度控制在Ra0.7-0.9;
2)進行淬火處理,以15-25℃/分鐘的中速加熱到800-900℃,保溫15-25分鐘,然后在20℃水中冷卻到室溫;
3)接著進行低溫回火處理,以15-25℃/分鐘速度的中速加熱到220-240℃,保溫12-18分鐘,然后空冷到室溫;
4)然后進行化學鍍鎳:化學鍍鎳工藝流程為:化學除油→開水清洗→化學除油→開水流水清洗→活化處理→溫水流水清洗→常溫去離子水清洗→化學鍍→開水流水清洗→吹干→熱處理→拋光。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氣流紡紗機轉杯內壁表面處理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化學鍍中,化學鍍液的成分及含量是:硫酸鎳30-35g/L,次磷酸鈉26-30g/L,乳酸17-19g/L,丁二酸8-10g/L,醋酸鈉13-15g/L,氯化鎂4-6g/L,次硫酸鐵1.5-2.5g/L;控制pH值4-6,溫度85℃±2℃,化學鍍持續的時間為2-3小時。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氣流紡紗機轉杯內壁表面處理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熱處理的操作方法是:先使用500℃乙炔火焰進行3秒鐘的快速表面淬火,然后在氮氣中加熱到370℃進行中溫回火,保溫75分鐘,取出后空冷到室溫。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氣流紡紗機轉杯內壁表面處理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化處理是在硫酸鈀溶液中浸泡2-5分鐘;硫酸鈀溶液中,硫酸鈀含量為15-35g/L,其余為水。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氣流紡紗機轉杯內壁表面處理工藝,其特征在于進行化學鍍時,需對化學鍍液進行攪拌,以使化學鍍層的成分保持均勻。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氣流紡紗機轉杯內壁表面處理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化學鍍前需要經過兩次化學除油,清洗方法采用流水清洗法。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理工大學,未經浙江理工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054777.2/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