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漸開線斜齒輪無效
| 申請號: | 201110053787.4 | 申請日: | 2011-03-0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094960A | 公開(公告)日: | 2011-06-15 |
| 發明(設計)人: | 李秀蓮;王貴成;趙景波;朱福先;王志;周金宇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蘇技術師范學院 |
| 主分類號: | F16H55/17 | 分類號: | F16H55/17 |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江海陽光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2214 | 代理人: | 蔣全強 |
| 地址: | 213000 江蘇***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漸開線 齒輪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齒輪設計的技術領域,具體是一種漸開線斜齒輪。
背景技術
齒輪傳動因具有功率大,效率高,壽命長等優點,而被廣泛應用。其性能和質量的優劣最終影響到機器產品的質量高低,因此,為適應現代化大生產和科技的快速發展,要求齒輪傳動的性能不斷優化。尤其在近數十年以來,在齒輪的嚙合理論、承載能力計算與試驗、振動與噪聲、新型齒輪傳動等各方面,均有很大進展。
輪齒形狀不僅影響到齒輪副的運動特性,還影響到齒輪副的動力特性。為順應現代化大生產的發展趨勢,人們不斷探究新型齒廓齒形。研究表明,增大齒輪的壓力角可提高齒根彎曲疲勞強度。常用的漸開線斜齒圓柱齒輪,由于工作齒面、非工作齒面的承載情況和嚙合狀況的不同,如果同時增大齒輪兩側的壓力角,將導致齒頂變薄,斷齒的可能性增大,即輪齒的抗沖擊性能將下降。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既能提高齒根抗疲勞強度、又基本不影響其抗沖擊性能的漸開線斜齒輪。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漸開線斜齒輪,其特點是:
漸開線斜齒輪的非嚙合側齒廓曲面的形成:以線段rbc為半徑畫出漸開線斜齒輪的第一基圓柱面,且存在第一發生面Q與第一基圓柱面相切,第一發生面Q上的第一線段KK與第一基圓柱的軸線的夾角為βbc≠0,當第一發生面Q沿著第一基圓柱面做無滑動的純滾動時,第一線段KK的軌跡即為漸開線斜齒輪的右側齒面(非嚙合側齒廓曲面);
漸開線斜齒輪的嚙合側齒廓曲面的形成:以線段rbd為半徑做出漸開線斜齒輪的第二基圓柱面,其中,rbc/rbd=1~1.36;且存在第二發生面P與第二基圓柱面相切,第二發生面P上的第二線段MM與第二基圓柱的軸線的夾角為βbd≠0,當第二發生面P沿著第二基圓柱面做無滑動的純滾動時,第二線段MM的軌跡即為漸開線斜齒輪的左側齒面(嚙合側齒廓曲面)。
本發明具有積極的效果:(1)本發明的齒輪為變位的、輪齒兩側齒廓曲面壓力角不等的漸開線斜齒輪,根據漸開線斜齒圓柱齒輪齒廓曲面的生成特點,給出輪齒兩側齒廓曲面壓力角不等的漸開線斜齒圓柱齒輪設計思想,并推導出變位加工情況下,齒輪幾何參數及尺寸的計算公式。輪齒兩側齒廓壓力角不等與現有技術相比,由圖5可知,齒廓兩邊采用不等壓力角時可減小齒輪的體積和重量。相對于常規的漸開線斜齒圓柱齒輪,該新型漸開線斜齒圓柱齒輪具有承載能力大、體積小、質量輕、使用壽命長、噪聲小等優點。(2)本發明提出在斜齒輪輪齒的兩側使用壓力角不等的齒廓曲面,并進行變位處理的方法。本發明的漸開線斜齒輪的特點是:通過使用不同直徑大小的基圓柱,在漸開線斜齒圓柱齒輪的兩側生成不同壓力角的齒廓曲面;并根據工作需要設計出變位齒輪的幾何尺寸。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漸開線斜齒輪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中的漸開線斜齒輪的齒形圖;圖中的附圖標記:1--齒頂圓,2--分度圓,3--第一基圓柱面,4--齒根圓,5--第二基圓柱面,6--左側齒面,7--右側齒面;
圖3為圖2中的漸開線斜齒輪的嚙合側齒廓曲面(也即左側漸開線齒廓)的生成示意圖;
圖4為圖2中的漸開線斜齒輪的非嚙合側齒廓曲面(也即右側漸開線齒廓)的生成示意圖;
圖5為現有技術中的漸開線斜齒輪的齒形8和本發明的漸開線斜齒輪的齒形9的對比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見圖1-2,本實施例的漸開線斜齒輪的齒形主要包括齒頂1、第二個基圓柱5生成的左側齒面6、第一個基圓柱3生成的右側齒面7及齒根4。齒輪工作時,壓力角大的左側齒面6參與嚙合,壓力角小的右側齒面7不參與嚙合。
漸開線斜齒輪的非嚙合側齒廓曲面的形成:以線段rbc為半徑畫出漸開線斜齒輪的第一基圓柱面,且存在第一發生面Q與第一基圓柱面相切,第一發生面Q上的第一線段KK與第一基圓柱的軸線的夾角為βbc≠0,當第一發生面Q沿著第一基圓柱面做無滑動的純滾動時,第一線段KK的軌跡即為漸開線斜齒輪的右側齒面7(非嚙合側齒廓曲面);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蘇技術師范學院,未經江蘇技術師范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053787.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