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基于PLC的毛細管熱力膨脹閥混合充注設備無效
| 申請號: | 201110052704.X | 申請日: | 2011-03-0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174984A | 公開(公告)日: | 2011-09-07 |
| 發明(設計)人: | 蔡晉輝;谷小紅;張揚;姚燕;蔣慶;李立新 | 申請(專利權)人: | 杭州中久自控系統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17C5/00 | 分類號: | F17C5/00 |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林懷禹 |
| 地址: | 310012 浙江省***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基于 plc 毛細管 熱力 膨脹 混合 設備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熱力膨脹閥充注設備,尤其是涉及一種基于PLC的毛細管熱力膨脹閥混合充注設備。
背景技術
熱力膨脹閥作為組成制冷裝置的重要部件,是制冷系統四個基本設備之一。熱力膨脹閥實現了冷凝壓力至蒸發壓力的節流,并控制制冷劑的流量,它的工作好壞,直接決定整個制冷系統的工作質量。制冷劑的流量調節依靠的是感溫包內充注介質的氣化飽和壓,因此充注介質的控制是熱力膨脹閥合格與否的關鍵工藝。而目前多采用的充注方法為人工充注和單一氣體充注,充注設備自動化程度低、充注件安裝困難、調節工裝夾具費時等缺點,導致充注結果不準確、一致性差。混合充注工藝在感溫包內充注冷媒和氦(氮)氣體,可以實現負過熱度等功能,因此設計開發自動化程度高、充注量準確、操作快捷的熱力膨脹閥混合充注設備是提高熱力膨脹閥產品質量的有效途徑。
發明內容
為了克服上述背景技術存在的問題,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基于PLC的毛細管熱力膨脹閥混合充注設備。
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本發明在立式操作臺背面設置后門,前端是工裝臺面,工裝臺面上裝有熱力膨脹閥充注工裝,工裝臺面上部面板安裝冷媒減壓閥、氦氣減壓閥、第一節流閥、第二節流閥、第一玻璃轉子流量計、第二玻璃轉子流量計、合格指示燈、不合格指示燈、冷媒壓力表、氦氣壓力表、觸摸屏顯示器、照明日光燈、日光燈開關和電源開關;工裝臺面下部面板是操作鍵區,安裝啟動按鈕、急停按鈕、前門;立式操作臺上部設有壓力傳感器和電磁閥氣路管件,底部是電氣接線板;電氣控制裝置采用PLC控制系統,PLC控制系統分別與觸摸屏顯示器、壓力傳感器、急停啟動開關、合格指示燈、不合格指示燈和所有電磁閥連接。
所述的熱力膨脹閥充注工裝包括上氣缸、后氣缸雙頭螺桿、氣缸連板、下壓打點件、壓板、滑軌、進氣接口、立柱、充注聯板、支板、氣缸安裝板和底板;氣缸連板與上氣缸連接,氣缸連板一側裝有支板,另一側裝有立柱和氣缸連扳,中心安插雙頭螺桿,雙頭螺桿一端與上氣缸相連,另一端與下壓打點件相連,后氣缸分別與氣缸安裝板和充注聯板固定,充注聯板和進氣接口之間裝有O型圈,氣缸安裝板與壓板相連安裝在滑軌上,滑軌安裝在工裝底板上,進氣接口安裝在壓板內,下壓打點件位于進氣接口前部。
所述的下壓打點件包括封口刀座、內六角螺釘、導軌、封刀口、下刀模和下刀座;封口刀座一側通過內六角螺釘與導軌相連,導軌安裝在所述支板上,封口刀座另一側安裝封刀口,下刀模表面為內凹狀,下刀模安裝在下刀座上,下刀座安裝在所述滑軌上,封刀口與下刀模同軸安裝。
所述的氦氣減壓閥其一端接氦氣進氣,另一端經氦氣壓力表,第二節流閥,第二玻璃轉子流量計,氦氣進氣電磁閥分為四路,第一路接壓力傳感器和所述充注聯板連接;第二路接第二冷媒進氣電磁閥;第三路接真空電磁閥;第四路經放氣電磁閥接單向閥;所述的冷媒減壓閥一端接冷媒進氣,另一端經冷媒壓力表,第一節流閥,第一玻璃轉子流量計,第一冷媒進氣電磁閥接第二冷媒進氣電磁閥;所有電磁閥和壓力傳感器經電線和電氣接線板連接。
本發明與背景技術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
1.本發明采用立式操作臺結構,操作,維護和改進容易。
2.實現了混合充注工藝,大大提高了產品性能。
3.本毛細管熱力膨脹閥混合充注設備在PLC控制下實現混合充注,全面提升了設備的自動化水平。
4.大大降低了人為因素的影響。
總之本發明具有安裝方便、充注精度高、自動化程度高等優點,能較好地解決熱力膨脹閥混合充注準確性的難題。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的側面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的正面示意圖。
圖3是本發明充注工裝的結構示意圖。
圖4是圖3充注工裝的側視圖。
圖5是充注聯板剖面圖。
圖6是本發明充注工裝下壓打點件工裝的正面示意圖。
圖7是本發明充注工裝下壓打點件工裝的側面示意圖。
圖8是本發明基于PLC的毛細管熱力膨脹閥混合充注工藝流程圖。
圖9是本發明氣路部分結構示意圖。
圖10是本發明PLC控制系統框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杭州中久自控系統有限公司,未經杭州中久自控系統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052704.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空調車間工藝排風全熱回收系統
- 下一篇:帶通氣功能的變速器阻尼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