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蒸氣發生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110051600.7 | 申請日: | 2011-03-0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188767A | 公開(公告)日: | 2011-09-21 |
| 發明(設計)人: | 高橋邦芳;忍海邊秀樹 | 申請(專利權)人: | 歐姆龍健康醫療事業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A61M11/04 | 分類號: | A61M11/04;A61M15/00 |
| 代理公司: | 隆天國際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72003 | 代理人: | 郭曉東;馬少東 |
| 地址: | 日本國京*** | 國省代碼: | 日本;JP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蒸氣 發生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蒸氣發生裝置,尤其涉及使液體氣化產生蒸氣的蒸氣發生裝置。
背景技術
參照圖6和圖7說明通常的吸入器100的結構。吸入器100是蒸氣發生裝置的一個例子。參照圖6,吸入器100主要具有吸入口15、罩16、主體殼體17、操作部17A、電源線18、供排水槽13、噴嘴10(參照圖7,下面相同)、飛散構件11、吸嘴12、蒸發槽(boiler?tank)1、蓋構件3、加熱室6和加熱器9。
參照圖7,吸入口15安裝在罩16上。吸入口15開口,與主體殼體17的內部連通。罩16可裝卸地安裝在主體殼體17上。供排水槽13可裝卸地安裝在主體殼體17的側面上。噴嘴10、飛散構件11、吸入管12、蒸發槽1、蓋構件3、加熱室6和加熱器9位于主體殼體17(和罩16)的內部。
蒸發槽1形成為有底的筒狀,蒸發槽1的上部開口。蒸發槽1的上部被蓋構件3封固。在蒸發槽1的下部側的側面形成有加熱室6。在蒸發槽1的下部側設置有供水路4B。在蒸發槽1的大致中央設置有連通路4C。
通過供水路4B連通蒸發槽1和加熱室6的下部側。通過連通路4C連通蒸發槽1和加熱室6的上部側。隔著加熱室6,在蒸發槽1的相反側配置加熱器9。通過電源線18向加熱器9供給電力。
蒸發槽1的上部側的側面安裝有噴嘴10。噴嘴10與蒸發槽1的內部連通。噴嘴10朝向位于斜上方的吸入口15延伸。在噴嘴10的前端側安裝有飛散構件11。飛散構件11配置為大致垂直于從噴嘴10噴出的蒸氣。在飛散構件11上以從飛散構件11垂下的方式安裝有吸入管12。吸入管12延伸到供排水槽13的底部附近。
說明吸入器100的動作。在蒸發槽1的內部貯存有規定的液體例如水7。少量的水7通過供水路4B供給至加熱室6(為了便于圖示,在圖7中,未示出供給至加熱室6中的少量的水7)。加熱器9對供給至加熱室6的內部的水7進行加熱。通過加熱器9在加熱室6的內部產生蒸氣。蒸氣依次通過連通路4C和蒸發槽1的上部。
蒸氣從噴嘴10向飛散構件11噴出。通過從噴嘴10向飛散構件11噴出蒸氣,在飛散構件11附近形成蒸氣壓(負壓)。
另一方面,在供排水槽13的內部貯存有規定的液體例如水14。吸入管12借助由從噴嘴10噴出的蒸氣產生的蒸氣壓(負壓),從供排水槽13吸上水14(文丘里效應(venturi?effect))。水14與從噴嘴10噴出的蒸氣一起從吸入口15排出。
作為蒸氣發生裝置的其他例子,在JP特開平4-348758號公報(專利文獻1)和JP特開平5-137787號公報(專利文獻2)中公開了結構與吸入器100的結構大致相同的吸入器。
專利文獻1:JP特開平4-348758號公報;
專利文獻2:JP特開平5-137787號公報。
發明內容
在上述那樣的蒸氣發生裝置中,作為蒸氣發生裝置在組裝了各構成部件后,極難使加熱室的表面露出。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夠易于使加熱室的表面露出的蒸氣發生裝置。
基于本發明的蒸氣發生裝置具有:容置部;殼體,其內部貯存規定的液體,且可裝卸地容置在所述容置部中;加熱器,其與容置于所述容置部中的所述殼體之間隔著所述容置部而配置在容置于所述容置部中的所述殼體的相反側,通過從所述容置部拆下所述殼體,該加熱器的表面露出;加熱室,其與所述殼體的所述內部連通,且該加熱室是通過將所述殼體容置在所述容置部中而在所述殼體的外周面與所述加熱器的所述表面之間形成的。
基于本發明的其他方式的蒸氣發生裝置,在所述殼體容置于所述容置部中的狀態下,所述殼體的形成所述加熱室的所述外周面和所述加熱器的形成所述加熱室的所述表面為相互相向的位置關系,并且包括相對于鉛垂方向傾斜的部分。
基于本發明的其他方式的蒸氣發生裝置,所述殼體在下部側具有開口部,并且具有能夠使所述開口部開閉的塞帽,在已從所述容置部拆下所述殼體時,所述塞帽堵塞所述開口部,從而所述殼體能夠貯存所述液體,在所述殼體容置于所述容置部中時,所述塞帽抵接在所述容置部的內周面上,從而所述開口部打開,所述殼體的所述內部與所述加熱室連通。
根據本發明,能夠獲得易于使加熱室的表面露出的蒸氣發生裝置。
附圖說明
圖1是表示第一實施方式的吸入器的結構的剖視圖。
圖2是表示第一實施方式的蒸發槽的結構的剖視圖。
圖3是表示第二實施方式的吸入器的結構的剖視圖。
圖4是表示第二實施方式的蒸發槽的結構的剖視圖。
圖5是表示第三實施方式的蒸發槽的結構的剖視圖。
圖6是表示通常的吸入器的結構的立體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歐姆龍健康醫療事業株式會社,未經歐姆龍健康醫療事業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051600.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