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可調坡度的縫隙式地溝有效
| 申請號: | 201110044810.3 | 申請日: | 2011-02-2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162277A | 公開(公告)日: | 2011-08-24 |
| 發明(設計)人: | 余雪松;徐志通;高俊斌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泰寧科創雨水利用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3F5/04 | 分類號: | E03F5/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連和連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78 | 代理人: | 賀小明 |
| 地址: | 102200 北京***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可調 坡度 縫隙 地溝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給排水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可調坡度的縫隙式地溝。
背景技術
近年來,國內各大城市都修建了大量的高級別的地標建筑和大面積的休閑廣場,對雨水收集和排出提出了實現功能的高可靠性及與建筑美感的和諧統一的全新的技術要求。在這種情況下,縫隙式地溝應運而生,并獲得了廣泛的應用。通常的縫隙式地溝,其下部是排水溝體,上部是蓋板,蓋板的頂部為進水縫隙。依據使用的要求,縫隙式地溝一般設置在高層建筑的側墻墻角的地面下、或以一定的間隔距離設置在廣場的地面下,其進水縫隙的頂面與地面相平。在降雨時,地面的雨水進入進水縫隙,為了使雨水可以在溝體內流動,地溝溝體的底面需要具有一定的坡度。
在實際的安裝使用中,為了便于排水,地溝溝體的底面沿著水流而坡向加大,其斷面是變化的。顯然,地溝的批量化生產是不可能開發出數量可觀的模具,因此不能做出理想化的地溝。通常的做法是,把長地溝分成若干段,每一段制成同一規格的地溝,各段地溝溝深梯次增加,最后再把各段組合成一條階梯斷面的長溝。該方法固然可行,但制造地溝的模具太多、工序復雜、且難于重復使用。人們迫切需要對縫隙式地溝的生產方法做出實質性的技術改革。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可調坡度的縫隙式地溝,其使用的模具少,工序簡單,并且可以重復使用。
為了達到上述的目的,本發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可調坡度的縫隙式地溝,包括溝體和呈L形的2塊蓋板,所述蓋板背向直立地固定在所述溝體的上部,所述蓋板上設置有頂面坡度可調的調節板,所述調節板與蓋板的側板共同形成進水縫隙;所述溝體、蓋板和調節板均為單元構件。
進一步地,所述調節板上設置有第一定位孔,所述蓋板上設置有第二定位孔,所述第一定位孔和第二定位孔均為豎向設置的長孔;所述第一定位孔和第二定位孔中穿設有固定螺栓,所述固定螺栓在所述蓋板之間的部分上套設有第一限位環。
進一步地,在一個所述調節板的單元構件上,設置有2-4個所述第一定位孔;在一個所述蓋板的單元構件上,也設置有2-4個所述第二定位孔;所述第一定位孔與第二定位孔的數量相同。
進一步地,所述調節板在高于所述蓋板頂面的部分上還設置有第三定位孔,所述第三定位孔中穿設有限位螺栓,所述限位螺栓在所述調節板之間的部分上套設有第二限位環。
進一步地,所述第三定位孔與第一定位孔為同一個孔。
進一步地,所述蓋板之間設置有限位柱。
進一步地,所述限位柱為圓鋼柱,對應于一個蓋板的單元構件所述限位柱的設置數量為1-3個。
進一步地,所述溝體的上部設置有承力鋼管,所述蓋板固定在所述承力鋼管上。
本發明的可調坡度的縫隙式地溝,由于在蓋板上增設了調節板,通過移動調節板的上下位置而改變調節板的頂面坡度,從而使地溝形成均勻的坡降,同時簡化了工序;而且由于溝體、蓋板和調節板均為單元構件,從而能夠通過少量的模具制造而得,降低了生產成本;同時在維修及改造時,還可以重復利用,從而節約了成本。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可調坡度的縫隙式地溝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所示縫隙式地溝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附圖標記說明
1.溝體;2.蓋板;3.調節板;4.進水縫隙;5.第一定位孔;6.第二定位孔;7.固定螺栓;8.第一限位環;9.第三定位孔;10.限位螺栓;11.第二限位環;12.限位柱;13.承力鋼管。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發明的目的、技術方案優點和更加清楚,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進一步說明。本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用來解釋本發明,但并不用來限定本發明。
圖1是本發明可調坡度的縫隙式地溝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圖1所示縫隙式地溝的立體結構示意圖。如圖1和圖2所示,一種可調坡度的縫隙式地溝,其包括溝體1和呈L形的2塊蓋板2,蓋板2背向直立地固定在溝體1的上部,蓋板2上設置有頂面坡度可調的調節板3,調節板3與蓋板2的側板共同形成進水縫隙4;溝體1、蓋板2和調節板3均為單元構件。
接下來結合圖1和圖2說明本發明的具體應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泰寧科創雨水利用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北京泰寧科創雨水利用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044810.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