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膠體金層析法抗核小體抗體檢測試紙及其制備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110032401.1 | 申請日: | 2011-01-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621316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8-01 |
| 發明(設計)人: | 韓永俊;高成秀;張玥;葛文斌;孫宏彬;錢杰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科新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N33/577 | 分類號: | G01N33/577;G01N33/558;G01N33/532 |
| 代理公司: | 上海天翔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1224 | 代理人: | 呂伴 |
| 地址: | 201203 上海市浦東新區***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膠體 層析 法抗核 小體 抗體 檢測 試紙 及其 制備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醫學免疫應用領域,具體涉及到利用膠體金免疫層析技術檢測抗核小體抗體的試紙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核小體(nucleosome)是染色體的基本結構單位,是由DNA和組蛋白共同構成。組蛋白分子共有5種,分別稱為H1、H2A、H2B、H3和H4。組蛋白H2A、H2B、H3和H4各兩分子共同構成了核小體的核心,稱為組蛋白八聚體,又稱核心組蛋白。
核小體在生物活體中的唯一來源是凋亡細胞;當細胞發生凋亡時,凋亡細胞核內的DNA在內源性核酸內切酶的作用下以特有的例解方式,使核小體的連接區被切開成180~200bp或其倍數的寡聚核苷酸片段:這些DNA片段和寡聚核小體形成凋亡小體;正常生理情況下,凋亡小體可迅速被吞噬細胞或鄰近細胞吞噬;當細胞凋亡率加快,凋亡小體不能被及時清除,其內含的核小體釋放入血,刺激機體產生多種自身抗體已有報道。(龔寶琪抗核小體抗體與系統性紅斑狼瘡相關性的研究進展。[J]國外醫學內科科學分冊,2006(4),33(4):154-157)
抗ds-DNA抗體和抗Sm抗體是SLE的標記抗體,因其陽性率低,故敏感性較差,抗ds-DNA抗體陽性率為30%~40%(蘇茵,韓蕾,栗戰國,等.[J].中華風濕病學雜志.2003,7(8):474477.),抗Sm抗體為20%~40%;而AnuA的陽性率為55%~75%、H顯著高于抗ds.DNA抗體和抗Sm抗體。因其有較高的特異性,故可認為是一種用于SLE診斷的新的特異性抗體。文獻報道,AnuA在抗ds-DNA抗體陰性的SLE患者中有很高的陽性率(可達60%~65%),因此AnuA對抗ds-DNA抗體陰性的SLE患者更有診斷價值。(Bruns?A,Blass?S,Hausdorf?G,et?al.[J]Arthritis?Rheum,2000,43:2307-2315.)核小體抗體是SLE的診斷標記,其診斷靈敏度為70-90%。在SLE的活性期,此抗體的檢出率幾乎為100%,在非活動期的SLE中為62%(相應的dsDNA抗體檢出率僅為3.3%)(Min?DJ,Kim?SJ,Pank?SH,et?al.[J].Clin?Exp?Rheunlatol,2002,20(1):13-18.)。因此,核小體抗體對SLE的診斷靈敏度高于dsDNA抗體,抗核小體抗體甚至可在dsDNA抗體陰性的病人中檢測到。盡管如此,抗核小體抗體陰性的病人中也可能dsDNA抗體陽性。(Chairns?Ap,McMillanSA,Crockard?AD.et?al[J]Ann?Rheum?Dis,2003,62(3):272-273.)
核小體抗體也可在藥物誘導的狼瘡病人中檢測到。它們是SLE惡化的早期標記,因為它們比dsDNA抗體更早出現。
抗核小體抗體在系統性紅斑狼瘡患者血清中的陽性率為50-95%,特異性幾乎為100%。核小體是細胞染色體的功能亞單位,由DNA和組蛋白以特殊的方式組成。抗核小體抗體比抗dsDNA抗體、抗組蛋白抗體更早出現于系統性紅斑狼瘡的早期,在系統性紅斑狼瘡的誘導和致病中有重要作用。臨床資料顯示,有15-19%的抗dsDNA抗體陰性的SLE患者中抗核小體抗體陽性。因此聯合檢測抗dsDNA及抗核小體抗體可提高SLE血清學檢出率。AnuA對SLE診斷的敏感性高,特異性強,可能是SLE診斷的標記性抗體之一;特別是對抗ds.DNA抗體、抗Snl抗體陰性的SI?E的診斷具有重要意義
在SLE中核小體誘導的自身免疫反應主要是與AnnA結合而產生的。由活化的B細胞產生的AnuA可與核小體特異性結合發揮作用,并不與其成分中的DNA或組蛋白反應,且先于ds.DNA抗體和抗組蛋白抗體的形成。。
本發明采用大腸桿菌原核表達人源基因工程方法核小體,即為本發明的檢測抗原。
目前實驗室常用的檢測抗核小體抗體的方法主要有酶聯免疫吸附劑試驗(enzyme?linked?immunosorbent?assay,ELISA)、間接免疫熒光法(indirect?immunoflurescence,IFF)、免疫印跡法(immunoblotting?test,IBT)、線性免疫分析法(Line?immuno?assay,LIA)等。
免疫印跡法雖綜合了SDS-PAGE的高分辨力和ELISA法的高特異性和敏感性,但操作相對復雜,且試劑具有較強的毒性和污染性。
間接免疫熒光法可作半定量測定,但需有熒光顯微鏡觀察結果,結果判定的客觀性不足,標準化困難,技術程序比較復雜,也不適合高通量標本的檢測。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科新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未經上海科新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032401.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包括集成的背面反射器和芯片附接的發光二極管
- 下一篇:多層反射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