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高濃度吡啶類廢水處理工藝及設備有效
| 申請號: | 201110031791.0 | 申請日: | 2011-01-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139992A | 公開(公告)日: | 2011-08-03 |
| 發明(設計)人: | 鄒敏;劉秀寧;湯捷;吳劍;杜小軍;陸繼來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蘇省環境科學研究院;南京賽佳環保實業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2F9/14 | 分類號: | C02F9/14;C02F1/461;C02F1/72 |
| 代理公司: | 南京蘇科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32102 | 代理人: | 牛莉莉 |
| 地址: | 210036 ***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濃度 吡啶 廢水處理 工藝 設備 | ||
1.一種高濃度吡啶類廢水處理工藝,其特征在于廢水依次經過如下幾個工藝段進行處理:
電催化氧化工藝段——將吡啶類廢水的pH值調節至3.0~4.0,并送入電催化反應器進行電催化氧化處理;
微電解工藝段——經電催化氧化處理后的廢水送入微電解反應器處理,微電解反應器底部曝氣充氧,反應過程適量加酸,保持廢水的pH值為酸性;
混凝沉淀工藝段——微電解反應器的出水進入混凝沉淀處理單元,向混凝沉淀處理單元內加堿調節廢水的pH值至弱堿性,再加入PAM,進行混凝反應,經沉淀后出水;
厭氧水解工藝段——混凝沉淀處理后的出水經鹽度調節后,進入厭氧水解設備,通過厭氧生物菌對廢水中的有機物進一步降解;
加壓接觸氧化工藝段——厭氧水解出水進入加壓接觸氧化反應器,通過好氧生物菌對廢水中的有機物進行降解。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高濃度吡啶類廢水處理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電催化氧化工藝段中,電催化反應器的電流密度為10~20mA/cm2,廢水停留時間0.5~1.5小時。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高濃度吡啶類廢水處理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微電解工藝段中,加的酸為鹽酸和/或硫酸,廢水的pH值保持在3.0~5.0的范圍內,廢水停留時間為0.5~2.0小時。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高濃度吡啶類廢水處理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微電解工藝段中,所述微電解反應器為鐵碳微電解反應器,其內部的鐵、碳體積比為1∶1。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高濃度吡啶類廢水處理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沉淀工藝段中,向混凝沉淀處理單元內加堿調節廢水的pH值至8.0~9.0后,再加PAM。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高濃度吡啶類廢水處理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厭氧水解工藝段中,鹽度調節使廢水鹽度小于2%,廢水停留時間至少為24小時。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高濃度吡啶類廢水處理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壓接觸氧化工藝段中,加壓接觸氧化反應器的曝氣量為25~30∶1,設備操作壓力為0.1~0.5MPa,廢水停留時間為5~10小時。
8.一種高濃度吡啶類廢水處理設備,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連接的電催化反應器、微電解反應器、混凝沉淀處理單元、厭氧水解設備、加壓接觸氧化反應器。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高濃度吡啶類廢水處理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微電解反應器為鐵碳微電解反應器,其內部的鐵、碳體積比為1∶1。
10.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高濃度吡啶類廢水處理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電催化反應器的電流密度為10~20mA/cm2,加壓接觸氧化反應器的曝氣量為25~30∶1,操作壓力為0.1~0.5MPa。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蘇省環境科學研究院;南京賽佳環保實業有限公司,未經江蘇省環境科學研究院;南京賽佳環保實業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031791.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赤泥的壓榨工藝
- 下一篇:煤制天然氣廢水處理回用方法及其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