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插座外殼無效
| 申請號: | 201110029793.6 | 申請日: | 2011-01-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437463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5-02 |
| 發明(設計)人: | 李雪蓮 | 申請(專利權)人: | 昆山攀峰電子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R13/502 | 分類號: | H01R13/502;H01R13/52 |
| 代理公司: | 南京縱橫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 地址: | 215324 江蘇省***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插座 外殼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插座外殼,具體涉及一種具有防水和防塵功能的插座外殼。
背景技術
現有的插座一般是敞開式,使用時插銷直接通過插座外殼的插孔與插座的電極連接。但是,在某些潮濕的使用環境下,電極直接裸漏,容易與水接觸,可能導致漏電,造成安全隱患。另外,空氣中灰塵長期積累在插座中,也會對插座內的電路造成隱患。現有的解決插座防水的方案,往往是在插座的電路中增設防水的模塊,使插座遇水時能夠自動斷電,防止觸電事故,首先這是一種事后保護,是一種軟保護,另外其大大增加了插座的成本,且不能同時兼具防塵的功能;另外,還有很多技術方案通過在插座上設置相應的防水、防塵結構,來實現防水防塵的功能,但是由于防水、防塵的結構反復與插銷接觸,由于使用次數增加很容易引起失效,現在尚沒有一種較為可靠的能夠實現硬保護的插座或插座外殼。
發明內容
為解決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具有防水和防塵功能的插座外殼。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以下的技術方案:
插座外殼,包括設有一個以上本體插孔的插座外殼本體,其特征在于,還包括:與上述插座外殼本體固定連接的插座上蓋、固定在上述插座外殼本體和插座上蓋之間的墊片;上述墊片對應上述本體插孔的位置設有貫穿墊片的墊片插口;上述插座上蓋對應上述墊片插口的位置設有上蓋插孔。
前述的插座外殼,其特征在于,上述墊片形成有用于設置上述墊片插口的向上凸起的凸出部;上述上蓋插孔周邊的內壁形成有容納上述凸出部的容納空間,上述墊片插孔通過上述上蓋插孔露出在上述插座上蓋的表面。
前述的插座外殼,其特征在于,上述本體插孔和上蓋插孔為矩形,上述墊片插口為形成于上述凸起部的平行于上述上蓋插孔的矩形長邊的直線縫隙。
前述的插座外殼,其特征在于,上述插座上蓋內壁設有卡勾,上述插座外殼本體設有與上述卡扣配合的卡槽。
前述的插座外殼,其特征在于,上述插座外殼本體設有定位孔,上述插座上蓋設有與上述定位孔對應的定位柱,上述墊片設有供上述定位柱穿過的通孔。
前述的插座外殼,其特征在于,上述墊片為硅膠墊片。
前述的插座外殼,其特征在于,上述本體插孔、墊片插口、上蓋插孔的數目為4。
本發明的有益之處在于:
1、在使用時,通過插銷與穿過墊片插口時與墊片其余的部分緊密接觸實現的了防、防塵的功能,其結構簡單實用,成本低廉,有較好實用性和推廣普及的價值;
2、將整個插座外殼設計成分體式的結構,利用插座外殼本體和插座上蓋相互配合,即達到防水、防塵的作用,同時又使墊片牢固定于內部,避免因使用而造成的失效,提高了可靠性。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插座外殼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的插座外殼的插座外殼本體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的插座外殼的插座上蓋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發明的插座外殼的墊片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附圖標記的含義:
1、插座外殼本體,2、插座上蓋,3、墊片,4、本體插孔,5、墊片插口,6、上蓋插孔,7、凸出部,8、容納空間,9、卡鉤,10、卡槽,11、定位孔,12、定位柱,13、通孔,14、底座部分,15、安裝部,16、側壁部分,17、中心限位孔,18、中心限位凸起。?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說明書附圖對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做詳細的說明。
圖1本發明的插座外殼的整體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發明的插座外殼的插座外殼本體的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發明的插座外殼的插座上蓋的結構示意圖;圖4為本發明的插座外殼的墊片的結構示意圖。
參照圖1至圖4,本發明的插座外殼包括:插座外殼本體1、插座上蓋2、墊片3,插座外殼本體1與插座上蓋2固定連接,如圖1中所示,插座上蓋2設置在插座外殼本體1的上方,它們之間設置有墊片3(圖1中未示出)。插座上蓋2和插座外殼本體1之間可以通過螺栓或膠裝等多種方式連接,作為一種優選方案,插座上蓋2設有卡鉤9,插座外殼本體1的相應位置設有與卡鉤9相配合的卡槽10,使它們能夠連接在一起。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昆山攀峰電子有限公司,未經昆山攀峰電子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029793.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