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工業氣體管道非介入式流量測量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110009809.7 | 申請日: | 2011-01-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128654A | 公開(公告)日: | 2011-07-20 |
| 發明(設計)人: | 范子川;蔡茂林 | 申請(專利權)人: | 蔡茂林 |
| 主分類號: | G01F1/68 | 分類號: | G01F1/68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100191***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工業氣體 管道 介入 流量 測量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流量測量領域,涉及了一種可用于工業管道中氣體流量的非介入式測量裝置。
背景技術
流量測量是研究物質量變的科學,在現代社會的發展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氣體是流量測量的主要對象之一。作為一種能源存在的形態或能量的載體,氣體在工業中的應用愈來愈廣。
傳統用于氣體流量測量的流量計,都是介入式裝置,需串聯接入管道,不僅操作復雜,而且有干擾原有流動,存在壓力損失及污損探頭等問題。非介入式測量技術可以不拆卸原有管路進行流量測量避免以上缺點,還可以實現多點測量等優點,所以對于工業發展和經濟節能,具有重大意義。
氣體的非介入式測量難度較大,目前尚無成熟的技術和產品。
發明內容
本發明目的:提供一種可用于工業氣體管道的非介入式流量測量裝置,以克服當前的測量設備的不足,并促進工業發展,經濟建設等領域的測量便捷化,低成本化,達到節能減排的目的。
裝置主要利用熱式原理,采用針對溫度變化時差的測量技術,結合相關分析方法,對于目前市面上已有的熱式流量裝置進行了創新和改進,極大提高了其應用性與實用范圍,在相關領域屬于前所未有的發展。
裝置的硬件部分主要由熱脈沖發生器,溫度傳感器,溫度控制儀,信號采集處理機組成。利用管道中氣體流動對管壁熱脈沖傳播時間的影響,來反映流量大小,以達到非介入的測量目的。而信號采集處理機中的數據處理程序可有效解決環境干擾等問題,可達到準確、精確測量。
本裝置適用于工業生產、能源計量、環境保護、科學試驗、現代農業、水利建設、生物工程、航空航天、軍事等領域中的管道氣體流量測量。
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如圖1所示,整個裝置安置在需要測量的氣體管道外部,測量設備均不與所測氣體接觸,即實現方便快捷的流量監測,無需破壞管道,避免能源與成本的不必要損失,且測量用的溫度傳感器2和8不會因與氣體接觸,造成污損及帶來壓力損失,能源浪費。束縛裝置10和7保證整個設備可以方便,牢固的安裝在各種場合,間距調整裝置3使得測量設備可以適用于短直管或微彎管的安裝現場。
裝置的測量原理如下:管道11中通有如方向9所示的氣流,設備主體4里的熱脈沖產生裝置6按主機5的程序設置,發出熱脈沖,在熱脈沖產生裝置6的一旁有下游溫度傳感器8和設備副體1里的上游溫度傳感器2,兩個溫度傳感器測量管壁的溫度變化,由于氣體流動帶來的熱耗散作用,熱脈沖到達兩個溫度傳感器的時間差與氣體的流量大小有關。主機5處理測量數據并最后轉化為實際流量予以顯示。
(二)如圖2所示,熱脈沖產生裝置的主要結構由陶瓷加熱片6、半導體制冷片1和4、鋁合金架3組成。銅質散熱器2和5起到加強制冷效果的作用,導熱硅脂7將整個加熱器和管道8緊密貼合。在測量個過程中,加熱片和制冷片交替工作,產生所需的熱脈沖。
本發明的優點如下:
(1)不用破壞封閉管道,可不影響現場工作立即測量;
(2)檢測元件不與被測流體接觸,不干擾原來流體的流動狀態,不會造成節流壓力損失,節約能量,經濟適用;
(3)由于測量探頭不與被測氣體接觸,所以不會造成探頭污損;
(4)可實現多點測量,進而可以實現對現場流量參數的全面監測。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所提供裝置的整體概況圖
其中:1.設備副體,2.上游溫度傳感器,3.間距調整器,4.設備主體,5.主機,6.熱脈沖產生裝置,7.設備主體束縛裝置,8.下游溫度傳感器,9.氣流示意,10.設備副體束縛裝置,11.管道。
圖2為熱脈沖產生裝置的剖面示意圖
其中:1.副制冷片,2.副銅質散熱器,3.鋁合金架,4.主制冷片,5.主銅質散熱器,6.陶瓷加熱片,7.導熱硅脂,8.管道。
具體實施方式
在圖1中,設備主體4和設備副體1已按要求安裝在管道11上,束縛裝置7和10使設備緊貼管壁,熱脈沖產生裝置6按要求發出熱脈沖,此脈沖沿著管壁逆著氣流方向向上游傳播,較近的下游溫度傳感器8首先測量到熱脈沖,接下來較遠的上游溫度傳感器2測量才到此脈沖,由于距離及氣體流動散熱的影響,兩個傳感器所測量的溫度信號存在時間差,主機5將此時間差處理轉化并且參考已有數據進行修正后,得到實際氣體流量并予以顯示。在圖2中,U形鋁合金架3的設計使得熱脈沖產生裝置能緊附在管外壁上,導熱硅脂7使得熱量能在管壁和加熱片7及制冷片6之間充分傳遞。陶瓷加熱片6效率較高,裝置溫升較快,但由于系統熱容的影響,降溫緩慢,主要依靠制冷片4和1來提高降溫速度,進而產生較為理想的熱脈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蔡茂林,未經蔡茂林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009809.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