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火災報警器電池防倒裝及漏裝裝置無效
| 申請號: | 201110009413.2 | 申請日: | 2011-01-1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074090A | 公開(公告)日: | 2011-05-25 |
| 發明(設計)人: | 邱文波;胡曉華;李海濤 | 申請(專利權)人: | 深圳市奧瑞那光子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8B17/00 | 分類號: | G08B17/00;H01M2/1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518000 廣東省深圳市南山***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火災 報警器 電池 倒裝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火災探測器,尤其是指一種設有防止電池漏裝和反裝結構的火災報警器電池防倒裝及漏裝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人們所使用的各種建筑物當中,為了能夠及時探測到火災的發生,通常會在建筑物內各處的屋頂墻壁上安裝火災探測器,目前常用的火災探測器,通常都是有與屋頂固定連接的下底座、與該下底座易拆卸連接的上底座,以及與該上底座易拆卸連接的探頭蓋,下底座內通常設置好設置供電電池用的電池盒以及語音報警用的揚聲器模塊,由于火災探測器的工作功率通常較低,因此,使用電池的情況下可以連續工作超過兩年,因此目前的火災探測器通常都是使用干電池來供電,以減少采用恒壓直流變壓器供電造成的巨大損耗,對于這些火災探測器來說,如果漏裝電池,則會造成火災探測器的停止工作,也就意味著火災探測器的失效,必須有一種能夠及時排除電池漏裝的裝置,來有效預防電池漏裝的狀況發生,另外,如果電池在裝入電池盒中時,電池的電極裝反的話,依然會造成電池裝入無效,導致火災探測器不能工作,嚴重時還會導致火災探測器的損壞,需要使用有效的預防性裝置,來避免這種狀況的發生。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火災探測器電池容易漏裝、反裝的缺陷,提供一種能夠避免電池漏裝或反裝損壞該火災探測器的火災報警器電池防倒裝及漏裝裝置。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的火災報警器電池防倒裝及漏裝裝置的技術方案如下:本發明的火災報警器電池防倒裝及漏裝裝置包括該火災報警器電池防倒裝及漏裝裝置包括設有電池盒的下底座和與該下底座通過易連接結構相互結合的上底座,該下底座的電池盒的電池安裝位的邊緣設有可與安裝于電池盒內的電池發生擠壓而向外彈出的彈性干涉片,該彈性干涉片為一“U”形結構,該“U”形結構的兩凸出部分別作為連接端和彈壓端,該連接端的端部在電池盒每個電池位的側部與該電池盒的盒壁邊緣固定連接,該彈壓端伸入到電池盒中設置,該彈壓端末端高出該電池盒表面一定高度作為干涉部,上底座上與該干涉片對應的位置處設有定位干涉片,在上底座和下底座相互結合到位時,處于自由位置的彈性干涉片的干涉部與定位干涉片相互干涉,在電池裝入電池盒中時,該彈壓端的頂端被電池擠壓并向電池盒以外的方向彎曲,且電池安裝到位后,彈性干涉片向外彎曲到不能與定位干涉片產生相互干涉的回避位置,在回避位置處干涉部與定位干涉片之間相互取消干涉。
在本發明的火災報警器電池防倒裝及漏裝裝置中,所述電池盒正極導電片與電池盒之間設有絕緣材料形成的間隔槽,該間隔槽寬度不小于電池正極凸柱的寬度,間隔槽高度小于電池正極凸柱高度。
有益效果:本發明的火災報警器電池防倒裝及漏裝裝置,由于在下底座的電池盒的電池安裝位的邊緣設設置了“U”形結構的彈性干涉片,該“U”形結構彈性干涉片的兩凸出部分別作為連接端和彈壓端,該連接端的端部在電池盒每個電池位的側部與該電池盒的盒壁邊緣固定連接,該彈壓端伸入到電池盒中設置,該彈壓端末端高出該電池盒表面一定高度作為干涉部,在上底座上與該干涉片對應的位置處設有定位干涉片,在上底座和下底座相互結合到位時,處于自由位置的彈性干涉片的干涉部與定位干涉片相互干涉,在電池裝入電池盒中時,該彈壓端的頂端被電池擠壓并向電池盒以外的方向彎曲,且電池安裝到位后,彈性干涉片向外彎曲到不能與定位干涉片產生相互干涉的回避位置,在回避位置處干涉部與定位干涉片之間相互取消干涉,這樣如果有電池位沒有裝入電池,則下底座的彈性干涉片會處于自由位置處與上底座的定位干涉片發生相互干涉,造成上底座和下底座不能正確安裝,從而避免上底座和下底座相互安裝;另外在電池盒正極導電片與電池盒之間設有絕緣材料形成的間隔槽,該間隔槽寬度不小于電池正極凸柱的寬度,間隔槽高度小于電池正極凸柱高度,這樣當電池在電池盒中發生反裝時,電池的負極端不能與電池盒的電極電性接觸和導通,從而避免對電路板造成損壞。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進行詳細的描述,以使得本發明的上述優點更加明確。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下底座的電池盒的示意圖;
圖2、為圖1的A放大圖;
圖3、為本發明的上、下底座相互結合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發明的上、下底座相互干涉的截面結構示意圖;
圖5、為本發明的上、下底座相互不干涉的截面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做進一步詳細的描述。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深圳市奧瑞那光子技術有限公司,未經深圳市奧瑞那光子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009413.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減少編解碼電路中管腳編碼的方法
- 下一篇:一種考勤方法和考勤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