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建筑工程防護網無效
| 申請號: | 201110007721.1 | 申請日: | 2011-01-1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051982A | 公開(公告)日: | 2011-05-11 |
| 發明(設計)人: | 諾亞 | 申請(專利權)人: | 普瑞斯林克控股公司;諾亞 |
| 主分類號: | E04G21/32 | 分類號: | E04G21/32 |
| 代理公司: | 廣州嘉權專利商標事務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譚志強 |
| 地址: | 澳大利亞洛根*** | 國省代碼: | 澳大利亞;AU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建筑工程 防護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建筑工程防護網。
背景技術
在建筑施工中,通常在建筑物外圍搭建防護網,一方面加強施工安全,避免建筑物物料滑落傷及施工人員,另一方面還可以防止灰塵擴散,影響衛生,污染環境。常用的建筑工程防護網通常由絲網圍護在腳手架上,防護強度弱,抵御緩沖重物的力度小,使用周期短,復用率低。專利號為ZL200720041663.3,申請日2007年11月27日,名稱為建筑防護網的中國發明專利已經基本解決了上述問題,其采用的技術方案是:建筑防護網,包括絲網、鋼塑或加固筋帶,其特征在于鋼塑或加固筋帶搭接成“井”字型網格,絲網夾置于“井”字型網格的縱向筋帶和橫向筋帶之間,所述的縱向筋帶和橫向筋帶交接處與絲網呈焊接一體狀。然而,上述技術方案還存在缺點,采用鋼塑搭接“井”字型網格會導致產品的成本較高,難以推廣使用;而采用加固筋帶搭接“井”字型網格,其強度還不足以滿足各種的工程施工要求。
發明內容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成本較低而且能夠滿足各種施工條件、高強度的建筑工程防護網。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的建筑工程防護網,包括絲網和加固筋帶,所述加固筋帶內具有纖維條,纖維條的排布位置與加固筋帶的長度方向一致,有第一、第二和第三層的加固筋帶互相疊合,其中相鄰兩層縱橫交錯成網格,相鄰兩層的加固筋帶焊接固定,所述絲網通過絲線縫接于所述網格底部。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改進,所述絲線在加固筋帶表面呈波浪形布置。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改進,所述纖維條是玻璃纖維或者化學纖維。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這種建筑工程防護網由于采用了上述結構,在加固筋帶內設置纖維條,可以大大提高加固筋帶的強度,加固筋帶經過編織后再與絲網進行縫合,整體性更加突出,加固筋帶之間的結合力更好,使防護網整體受力更加均勻,平整度得到提高,可以滿足各種的工程施工要求,而且成本比鋼塑要低,有利于提高產品的市場競爭力。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圖1是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加固筋帶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加固筋帶的截面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參照圖1至圖3,本發明的建筑工程防護網,包括絲網1和加固筋帶2,所述加固筋帶2內具有纖維條3,纖維條3的排布位置與加固筋帶2的長度方向一致,有第一、第二和第三層的加固筋帶互相疊合,其中相鄰兩層縱橫交錯成網格,相鄰兩層的加固筋帶焊接固定,所述絲網1通過絲線4縫接于所述網格底部。所述纖維條3是玻璃纖維或者化學纖維。這種建筑工程防護網由于采用了上述結構,在加固筋帶內設置纖維條,可以大大提高加固筋帶的強度,加固筋帶經過編織后再與絲網進行縫合,整體性更加突出,加固筋帶之間的結合力更好,使防護網整體受力更加均勻,平整度得到提高,可以滿足各種的工程施工要求,而且成本比鋼塑要低,有利于提高產品的市場競爭力。
在本實施例中,所述絲線4在加固筋帶2表面呈波浪形布置,使得絲網與加固筋帶連接緊密,難以分離,而且可以避免在縫制的時候對纖維條造成損傷,進一步提高絲線的穩固程度。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優先實施方式,只要以基本相同手段實現本發明目的的技術方案都屬于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普瑞斯林克控股公司;諾亞,未經普瑞斯林克控股公司;諾亞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007721.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