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改進的鑄旋鋁合金車輪成形旋輪無效
| 申請號: | 201110007701.4 | 申請日: | 2011-01-1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172700A | 公開(公告)日: | 2011-09-07 |
| 發明(設計)人: | 李昌海;常海平;張春義;宋鴻武;胡鐵林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信戴卡輪轂制造股份有限公司;中科院沈陽金屬所 |
| 主分類號: | B21D22/14 | 分類號: | B21D22/1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066003 河北*** | 國省代碼: | 河北;1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改進 鋁合金 車輪 成形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旋輪,具體地說涉及一種用于鋁合金車輪旋壓成形的旋輪。
背景技術
鑄造旋壓鋁合金車輪(簡稱“鑄旋車輪”)是輪輻采用低壓鑄造工藝,輪輞采用強力旋壓工藝成型的一種鋁合金車輪。由于使用了旋壓工藝,鑄旋車輪輪輞部位的各項性能指標比低壓鑄造車輪有大幅提高,而且在滿足車輪使用強度的同時,輪輞壁厚也可大幅度減薄。因此,鑄旋車輪減輕了設計重量,實現了產品的高強度、輕量化,是目前鋁合金車輪減重最簡便的方法之一。
輪輞強旋工藝屬于變薄旋壓,根據其變形程度,將變形過程分為若干道次進行,即多個旋輪按照一定的錯距進行匹配運動,旋壓工藝參數的選擇合適與否,將直接影響到成形工件的質量,選擇不當會使旋壓過程不能穩定進行,在旋壓工藝中,旋輪的形狀至關重要。
現有旋輪的設計結構,會使旋輪前方毛料堆積嚴重,旋輪行進受到的局部阻力加大,致使與旋輪接觸毛料的徑向拉力急劇增大,?使壁厚減薄;同時毛坯與尾頂接觸處沿徑向應力為拉壓性變化,旋輪接觸毛料徑向應力的增大?,?致使尾頂處毛料所受拉壓應力也相應增大,最終致使等效應變增大。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種改進的車輪成形旋輪,它能夠有效地解決工件在旋輪前的堆積現象。由于在成形部位的設計比較平緩,工件在旋壓過程中基本不發生堆積,徑向拉力不會急劇增大,壁厚減薄量也比較均勻。同時,金屬的穩定流動能夠使工件中的壓鑄缺陷得到彌補,使金屬成形流線更合理,提高了工件的性能。本發明已經應用于批量生產。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為:旋輪成形角設置為32°,去掉R86mm圓弧,增加31mm直線段。?旋輪外徑設置為φ430mm。旋輪圓角半徑設置為?R10mm。過渡圓角半徑設置為為R25mm。
所述新旋輪可以做成標準件,由于增加了旋輪外徑,可以在不同尺寸的鑄旋鋁合金車輪間靈活使用。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明做進一步的說明。
圖1是現有技術旋輪主視示意圖。
圖2是現有技術旋輪剖視示意圖。
圖3是本發明改進的鑄旋鋁合金車輪成形旋輪主視示意圖。
圖4是本發明改進的鑄旋鋁合金車輪成形旋輪剖視示意圖。
圖中:1—圓角半徑R8mm,2—成形角圓角半徑R86mm,3—過渡圓角半徑R20mm,4—旋輪外徑φ410mm,5—新型圓角半徑R10mm,6—成形直線段31mm,7—成形角32°,8—新型過渡圓角R25mm,9—新型輪外徑φ430mm。
具體實施方式
旋輪成形角設置為32°,去掉R86mm圓弧,增加31mm直線段,?旋輪外徑設置為φ430mm。旋輪圓角半徑設置為?R10mm。過渡圓角半徑設置為R25mm。
本發明旋輪設計方法,不限于本發明內容,根據本發明內容啟發而獲得的其他設計方法,均落入本發明的保護范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信戴卡輪轂制造股份有限公司;中科院沈陽金屬所,未經中信戴卡輪轂制造股份有限公司;中科院沈陽金屬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007701.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