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從鋅冶煉產物氧壓酸浸液中回收銦的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1110007403.5 | 申請日: | 2011-01-1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051489A | 公開(公告)日: | 2011-05-11 |
| 發明(設計)人: | 鐘慶東;蔣繼波;王毅;李振華;杜海龍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大學 |
| 主分類號: | C22B7/00 | 分類號: | C22B7/00;C22B3/46;C22B58/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上大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31205 | 代理人: | 顧勇華 |
| 地址: | 200444***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冶煉 產物 氧壓酸 浸液 回收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從富銦高鐵閃鋅精礦進行鋅冶煉過程中得到的鋅冶煉產物氧壓酸浸液中回收銦的方法,屬于冶金化工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由于銦具有十分獨特而優良的物理和化學性能,尤其是低熔點、高沸點及傳導性好的特性,所以隨著世界及我國現代化工業技術的發展,銦已成為高技術的支撐材料之一。銦的傳統應用領域是用于生產半導體、低熔點合金、焊劑、鑲牙合金、電子儀表及電器接點的涂層、紅外線檢測器、核反應堆控制棒、飛機擋風玻璃涂層等。從1988年開始銦的應用領域越來越廣泛,大量的銦用于制造液晶裝置(如手表、掛鐘、計算器及計算機玻璃的透明導電涂層),銦在防止玻璃表面產生霧化層方面的用量不斷的增加,銦涂層最初是在汽車制造業中采用,現已普及到工業及民用建筑業中去。銦的新應用領域是在蓄電池中作添加劑之用,在太陽能電池中二硒化銦~鎵可作為發生電能之用。銦作為添加劑或組成成分可提高金屬強度、硬度和抗蝕性,因而可以鍍在飛機、汽車等高級軸承上,可大大提高軸承使用期限;探照燈鏡子銀面上鍍一層銦,可使鏡子不變暗,不怕海水腐蝕,適于航海;銦鎘鉍合金在原子能工業上作吸收中子的材料。
銦的應用已經深入到國民經濟的每個領域,但其并不存在于可供開采的獨立工業礦床,多數都伴生在閃鋅精礦中,從鋅冶煉的副產物中提取。而在煉鋅的生產技術中,氧壓酸浸工藝已經投入生產,且表現出了很多優勢。但是如何更好的從氧壓酸浸液中進行銦、鋅分離并回收銦,這個關鍵問題擺在人們面前。目前的研方法:主要有氧化造渣法、電解富集法、離子交換法、硫酸化焙燒法、熱酸浸出鐵礬法、熱酸浸出針鐵礦法等。雖然目前在銦的回收技術上已經取得了很大的進展,但還存在一定的問題,比如:在高鐵鋅精礦冶煉中回收銦,銦鐵分離生產成本高,回收率低;采用鐵釩法對高鐵鋅精礦中的銦進行回收過程中得到的鐵釩渣渣量大,難處理,能量消耗高,對環境造成污染。
本發明利用五鈉(Na5P3O10)作為沉淀劑,從冶煉富銦高鐵閃鋅精礦的氧壓酸浸液中回收銦。此方法既能很好地富集銦,同時又能使銦與主體金屬鋅得到分離,后續處理簡單,能耗低,無污染,生產成本低。是一種強化轉化的清潔生產技術,且其主體工藝不受礦物組成的變化而制約。
發明內容
本發明目的是提供一種從鋅冶煉產物氧壓酸浸液中回收銦的方法。
本發明涉及一種從鋅冶煉產物氧壓酸浸液中回收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具有以下的過程和步驟:
a.取一定量的鋅冶煉產物富銦氧壓酸浸液,加入少量硫化鋅精礦,將溶液中的Fe3+還原為Fe2+?,再加入少量氧化鋅或鋅焙砂,調節溶液的pH值至2.5~2.7;
b.然后加入一定量的沉淀劑三聚磷酸鈉(Na5P3O10),在常溫下并不斷攪拌,使其發生反應;三聚磷酸鈉的加入量以銦的含量為基準,兩者的摩爾比即三聚磷酸鈉:銦=0.7~0.91:1;?攪拌速度為150轉/分,反應時間為1.5~3小時;充分反應后,將上述溶液進行過濾,得到富銦磷酸鹽沉淀;而得到的濾液富鋅溶液則可送去提鋅車間以提取金屬鋅;
c.將上述得到的富銦磷酸鹽沉淀用稀硫酸洗滌,洗滌的濾液返回起始富銦氧壓酸浸液,洗滌后的富銦磷酸鹽,其中加入一定量的NaOH,使其充分分解成氫氧化物,而所得到三聚磷酸鈉溶液可返回再次利用;NaOH的加入量為0.7~1.75mmol;所得氫氧化物即為氫氧化銦,在其中再加入稀硫酸,使其重新溶解,得到富銦溶液;
d.然后加入一定量的Na2S,得到銦的硫化物;Na2S加入量為1.05~3.5?mmol;經提純后用鋅汞齊充分置換,最終得到金屬銦。
本發明是利用鋅冶煉廠在富銦高鐵閃鋅精礦進行鋅濕法冶煉過程中,即閃鋅精礦在高壓釜中氧壓酸浸后所得到的含鋅、銦、鐵等氧壓酸浸液作為原料液;也可以是提出鋅后的副產物氧壓酸浸液作為原料液,從富銦氧壓酸浸液中回收金屬銦。
本發明中,所用的實驗原料液,即富銦高鐵閃鋅精礦氧壓酸浸液的主要成分及含量如下表1?所示。
表1?富銦高鐵閃鋅精礦氧壓酸浸液主要成分及含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大學,未經上海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007403.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