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處理干法腈綸廢水的雙回流脫氮MBR工藝無效
| 申請號: | 201110007336.7 | 申請日: | 2011-01-1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115297A | 公開(公告)日: | 2011-07-06 |
| 發明(設計)人: | 田智勇;楊崇臣;宋永會;崔榮濤;涂響;錢鋒;魏健;李斌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 |
| 主分類號: | C02F9/14 | 分類號: | C02F9/1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100012 北***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處理 腈綸 廢水 回流 mbr 工藝 | ||
1.一種處理干法腈綸廢水的雙回流脫氮MBR工藝,其特征在于:石化DMF干法腈綸廢水從進水口(1)首先進入前置缺氧池(2),在缺氧條件下部分有機氮轉化為氨氮,回流至此的硝化液(10)充分利用廢水中原有碳源進行反硝化,同時向廢水中補充堿度(3);之后廢水進入好氧池(4),在堿度充足的條件下進行有機物好氧氧化、有機氮好氧氨化和氨氮的硝化,其出水中含有大量硝酸鹽,一部分回流至前置缺氧池(2)進行反硝化,另一部分進入后置缺氧池(5),利用外加碳源(6)進行反硝化;后置缺氧池(5)出水進入膜分離池(7),經微濾膜組件(8)抽吸出水(9),污泥濃縮液(11)回流至前置缺氧池(2)。
2.按照權力要求1所述的處理干法腈綸廢水的雙回流脫氮MBR工藝,其特征在于:前置缺氧池、好氧池、后置缺氧池及膜分離池體積比為1∶4∶1∶1.5,水力停留時間分別為4h、16h、4h和6h。
3.按照權力要求1所述的處理干法腈綸廢水的雙回流脫氮MBR工藝,其特征在于:好氧池硝化液回流比由進水中可生化有機碳的含量決定,滿足回流硝化液及污泥濃縮液中的硝酸鹽完全消耗即可。
4.按照權力要求1所述的處理干法腈綸廢水的雙回流脫氮MBR工藝,其特征在于:好氧池硝化液回流比為150%。
5.按照權力要求1所述的處理干法腈綸廢水的雙回流脫氮MBR工藝,其特征在于:前置缺氧池補充腈綸廢水堿度,以滿足廢水中原有氨氮及氨化過程所產生氨氮的硝化所需。
6.按照權力要求1所述的處理干法腈綸廢水的雙回流脫氮MBR工藝,其特征在于:后置缺氧池的外加碳源投加量由好氧池出水中的硝酸鹽濃度決定,滿足后置缺氧池出水硝酸鹽完全去除即可。
7.按照權力要求1所述的處理干法腈綸廢水的雙回流脫氮MBR工藝,其特征在于:膜分離池實現混合液泥水分離,污泥得到濃縮,且少量有機氮轉化為氨氮,繼而在好氧條件下轉化為硝酸鹽,隨濃縮液回流至前置缺氧池進行反硝化,并補充前置缺氧池污泥。
8.按照權力要求1所述的處理干法腈綸廢水的雙回流脫氮MBR工藝,其特征在于:膜分離池污泥濃縮液回流比為70~100%。
9.按照權力要求1至10所述的處理干法腈綸廢水的雙回流脫氮MBR工藝,其特征在于:通過設置硝化液和污泥濃縮液的雙回流系統、補充投加堿度和外加碳源,石化DMF干法腈綸廢水COD?950~1200mg/L,氨氮80mg/L左右,總氮160mg/L左右,反應器COD去除率可達到70~80%,氨氮去除率可達到97%以上,出水氨氮小于5mg/L,總氮去除率可達到80%以上,出水總氮30~40mg/L。在保證有機物去除能力的基礎上,既提高了系統總氮去除效率,又減少了系統總體回流比,可降低38~45%的運行成本。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未經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007336.7/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