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血液透析用液位檢測平衡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110007221.8 | 申請日: | 2011-01-1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068722A | 公開(公告)日: | 2011-05-25 |
| 發明(設計)人: | 高光勇;吳雄飛;任應祥;童錦 | 申請(專利權)人: | 重慶山外山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61M1/16 | 分類號: | A61M1/16;G01F23/30 |
| 代理公司: | 重慶市前沿專利事務所 50211 | 代理人: | 方洪 |
| 地址: | 401121 重慶市渝北*** | 國省代碼: | 重慶;8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血液 透析 用液位 檢測 平衡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血液凈化技術領域,具體地說,特別涉及一種血液透析用液位檢測平衡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血液凈化中透析設備一般采用流量計、壓力控制方式或復式泵方式來控制透析液和廢液的平衡,所存在的不足在于:
1、采用流量計控制透析液和廢液的平衡,對流量計精度要求高,流量計制造復雜,并且中途需要不斷的進行自我校準。
2、采用壓力控制方式實現透析液和廢液的平衡,壓力傳感器信號波動較大,精度不高。
3、采用復式泵方式實現液體和廢液的平衡,對復式泵的加工精度要求較高,復式泵的成本較高。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控制簡單、精度高的血液透析用液位檢測平衡裝置。
本發明具有兩種技術方案,第一種技術方案如下:一種血液透析用液位檢測平衡裝置,包括血液透析器(1),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血液透析器(1)的外面設置平衡器(2),該平衡器(2)的內腔由膜片(3)分隔成第一腔室(2a)和第二腔室(2b),所述血液透析器(1)一端的膜外接頭通過管路依次串聯第一液位檢測器(4)及第二電磁閥(5)后,與第一三通接頭(6)的第一端連接,血液透析器(1)另一端的膜外接頭通過管路依次串聯第二液壓泵(7)及第三電磁閥(8)后,與第二三通接頭(12)的第一端連接;所述第一三通接頭(6)的第二端通過管路與平衡器(2)的第一腔室(2a)連通,第一三通接頭(6)的第三端通過管路依次串聯第一電磁閥(9)及第一液壓泵(10)后,與透析液接頭(11)連接;所述第二三通接頭(12)的第二端通過管路與平衡器(2)的第二腔室(2b)連通,第二三通接頭(12)的第三端通過管路依次串聯第四電磁閥(13)及第二液位檢測器(14)后,與廢液接頭(15)連接。
以上方案中,第一液壓泵、第二液壓泵作為動力源,分別驅動透析液、廢液流動。第一電磁閥、第二電磁閥、第三電磁閥和第四電磁閥交替開、閉,具體工作情況為:第一電磁閥、第二電磁閥、第三電磁閥和第四電磁閥的開、閉分為兩相為一個周期。
在第一相,第一電磁閥、第四電磁閥打開,第二電磁閥、第三電磁閥關閉,此時第一液壓泵驅動透析液從透析液接頭向平衡器的第一腔室流動,使平衡器中的膜片從第一腔室往第二腔室的方向移動,同時使第二腔室中的廢液流向第二液位檢測器和廢液接頭,該過程中,第二液位檢測器中自帶的浮子由于有液體流動,該浮子處于第二液位檢測器的中上部。當膜片貼緊第二腔室的腔壁時,第二液位檢測器中因不再有液體流動,第二液位檢測器內的浮子停在第二液位檢測器的底部,此時第二液位檢測器自帶的感應器檢測到浮子的信號后,通過控制電路使第一電磁閥、第二電磁閥、第三電磁閥和第四電磁閥執行第二相。
在第二相,第二電磁閥、第三電磁閥打開,第一電磁閥、第四電磁閥關閉,與第一相相反,此時第二液壓泵驅動血液透析器膜外的廢液向平衡器的第二腔室流動,使平衡器中的膜片從第二腔室往第一腔室的方向移動,同時使第一腔室中的透析液流向第一液位檢測器和血液透析器的膜外,該過程中,第一液位檢測器中自帶的浮子由于有液體流動,該浮子處于第一液位檢測器的中上部。當膜片貼緊第一腔室的腔壁時,第一液位檢測器中因不再有液體流動,第一液位檢測器內的浮子停在第一液位檢測器的底部,此時第一液位檢測器自帶的感應器檢測到浮子的信號后,通過控制電路使第一電磁閥、第二電磁閥、第三電磁閥和第四電磁閥再執行下一個周期。
平衡器中由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組合成的內腔由于體積一定,膜片從第一腔室移向第二腔室時,進入第一腔室的透析液和第二腔室排出的廢液始終等量。相反,膜片從第二腔室移向第一腔室時,進入第二腔室的廢液和第一腔室排出的透析液始終等量。這兩個過程保證了透析液和廢液進出血液透析器膜外的液體量始終完全相等。由此可見,通過控制單位時間第一電磁閥、第二電磁閥、第三電磁閥和第四電磁閥的切換次數,可以精確控制單位時間進出血液透析器膜外的透析液和廢液的流量。
?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重慶山外山科技有限公司,未經重慶山外山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007221.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