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防治阿爾茨海默病的中藥及其制備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110007105.6 | 申請日: | 2011-01-1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078460A | 公開(公告)日: | 2011-06-01 |
| 發明(設計)人: | 李浩;劉劍剛;劉龍濤;劉美霞;魏蕓;官杰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中醫科學院西苑醫院 |
| 主分類號: | A61K36/888 | 分類號: | A61K36/888;A61P25/28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輝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357 | 代理人: | 劉洪勛 |
| 地址: | 100091***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防治 阿爾茨海默病 中藥 及其 制備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防治阿爾茨海默病的中藥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阿爾茨海默病(Alzheimer?disease,AD)是慢性進行性中樞神經系統變性病變所導致的癡呆,是最常見的老年性癡呆,以緩慢發展記憶障礙、定向障礙、語言功能障礙等不同程度的認知功能障礙及人格異常等神經精神癥狀為特征。AD是神經系統變性病中最常見的類型,AD的發病隨年齡的增長而增高,65歲以上患病率為5%-10%;85歲以上為20%-50%。
隨著世界人口的老齡化,AD的發病率呈不斷上升趨勢,目前該病已成為危及老年人生命的第四大病因(僅次于心臟病、腫瘤和中風),成為當前老年醫學所面臨最為嚴峻的問題之一。在我國65歲及以上老人約占總人口的35%,80歲及以上老人約為22%,而AD患者預期可達到2500萬,將成為影響家庭生活質量和社會發展的一個重要制約因素。由于AD的病理機制非常復雜,目前病因尚不十分清楚,亦缺乏有效的治療措施。因此,積極研究AD的發病機制,開發有效防治AD藥物是當今老年疾病研究領域的重要任務之一。
我國中醫學的觀點認為:認知障礙、老年癡呆屬于“善忘”、“神病”、“呆病”、“癡呆”等病的范疇。古代醫學對其病名、病位、病因病機、辨治等方面有不少精辟的論述。明代張景岳首先提出“癡呆”病名,指出“癡呆癥凡平素無痰而或以郁結,或以不遂,或心思慮,或以疑惑,或心以驚恐漸致癡呆,言辭顛倒,舉動不經,或多汗,或善愁,其證則干奇百怪,無所不至”,描述了癡呆表現多樣的臨床癥狀。清代王清任《醫林改錯》指出“年高無記性者,腦髓漸空”。清代汪昂《醫方集解》中載“人之精與志皆藏于腎,腎精不足則志氣衰,不能上通于心,故迷惑善忘也”。提示了認知障礙、老年癡呆與腎精不足相關的病位、病因及病機,均指出腎虛髓空是其發生的主要病機基礎。
輕度認知障礙、老年癡呆基本病機為本虛標實,虛主要為腎虛髓空,精氣不足,實主要為痰濁、血瘀、毒邪蒙蔽清竅。因此,補腎填精益氣、祛濁解毒活血,標本兼顧,是認知障礙、老年癡呆的基本治法之一。臨床上多見髓海不足或肝腎虧虛證型,表現為智能減退、神情呆鈍、沉默少言、倦怠思臥、頭暈耳鳴、腰膝酸軟等,舌淡紅,苔少或無苔,脈沉細弱或弦細等。故治療應以補腎填精、益氣化濁、解毒活血為主。
目前國內外尚沒有能根本治療AD的藥物,因此早期治療至關重要。最為常用的膽堿酯酶抑制劑只能緩解癥狀,而不能改變疾病的進程。此疾病需要患者長期服藥,西藥效果欠佳,且易形成耐藥,不良反應明顯;而中醫藥方面在防治輕度認知障礙和老年性癡呆具有較好的臨床效果,體現整體治療,有多途徑、多環節整體調節的特點,其運用復方和辨證論治,使用天然藥物,毒副作用小。因此,利用中藥飲片配伍和其有效組分的提取應用于阿爾茨海默病的防治,開發出防治AD的有效藥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能有效防治阿爾茨海默病的中藥復方及其制備方法。
一種防治阿爾茨海默病的中藥,其由如下質量份數的原料組成,制何首烏12-16份,人參8-12份,石菖蒲10-14份,黃連5-9份和川芎6-10份。
所述各原料的質量份數可以為:制何首烏16份,人參12份,石菖蒲14份,黃連9份和川芎10份。
所述各原料的質量份數可以為:制何首烏13份,人參10份,石菖蒲12份,黃連6份和川芎9份。
所述各原料的質量份數可以為:制何首烏12份,人參9份,石菖蒲10份,黃連5份和川芎6份。
方中何首烏為君藥,補肝腎、填精髓;臣以人參益氣補虛,助何首烏補臟腑之虛損;佐以石菖蒲、黃連化濁開竅、解神明之毒;川芎為使藥,活血化瘀兼載藥上行于腦。諸藥相伍,共奏補腎益氣、活血解毒之功效。這種防治阿爾茨海默病的中藥主治:補腎益氣、活血解毒,適用于精氣虧損、瘀毒阻竅型認知障礙、老年性癡呆(阿爾茨海默病)等的治療。癥見神情呆鈍、善忘、或智能減退、生活不能自理、頭暈耳鳴、倦怠思臥,舌淡紅或有瘀斑,脈沉細弱或弦細數等。
一種防治阿爾茨海默病的中藥的制備方法,所述制備方法包括制備成中藥制劑(包含顆粒劑、膠囊、軟膠囊、沖劑、滴丸劑、煎膏劑的劑型)和制備成中藥有效組分提取物兩種制備方法。
所述制備成中藥制劑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過程:
(1)取石菖蒲加水浸泡,采用水蒸氣蒸餾回流提取,收集上層油狀物,干燥,得石菖蒲芳香揮發油;
(2)將步驟(1)提取揮發油后的藥渣和制何首烏進行混合,加水煎煮、提取,水煎液進行醇沉;
(3)取人參、黃連和川芎,混合后加入乙醇提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中醫科學院西苑醫院,未經中國中醫科學院西苑醫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007105.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