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一種水分散型石墨烯/Fe3O4復合粉體的制備方法無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110006705.0 | 申請日: | 2011-01-1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173411A | 公開(公告)日: | 2011-09-07 |
| 發(fā)明(設(shè)計)人: | 李耀剛;侯成義;王宏志;張青紅 | 申請(專利權(quán))人: | 東華大學 |
| 主分類號: | C01B31/04 | 分類號: | C01B31/04;C01G49/08 |
| 代理公司: | 上海泰能知識產(chǎn)權(quán)代理事務(wù)所 31233 | 代理人: | 黃志達;謝文凱 |
| 地址: | 201620 上海市***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quán)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guān)鍵詞: | 一種 水分 石墨 fe sub 復合 制備 方法 | ||
技術(shù)領(lǐng)域
本發(fā)明屬于石墨烯基復合材料的制備領(lǐng)域,特別涉及一種水分散型石墨烯/Fe3O4復合粉體的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shù)
石墨烯是2004年被發(fā)現(xiàn)的一種新型二維平面碳納米材料,其特殊的單原子層結(jié)構(gòu)決定了它具有豐富且新奇的物理性能。過去幾年里,石墨烯已經(jīng)成為了備受矚目的研究熱點。研究表明,石墨烯具有超薄、超堅固和超強導電性能等特性,可望在納米電子器件、復合材料、能量存儲以及生物醫(yī)學等領(lǐng)域獲得廣泛應(yīng)用。
近年來研究者發(fā)現(xiàn),石墨烯基復合材料也具有高硬度、高電導率等優(yōu)異性能。G.Williams等在ACS?Nano?2(2008)1487-1491上報道了利用TiO2的光催化作用還原氧化石墨制備得到石墨烯/TiO2復合物,2.6~4nm的TiO2顆粒附著在大約2.2nm厚的石墨烯片上。Y.J.Kin等在Applied?Physics?Letters?95(2009)213101-1-213101-3上報道了利用氣相外延法使ZnO納米棒垂直生長在石墨烯表面。Y.Fan等在Carbon?48(2010)1743-1749上報道了采用機械球磨法制備得到石墨烯/Al2O3復合物粉末,將Al2O3的電導率提高了13~16個數(shù)量級。
由于鐵氧體優(yōu)異的磁性能以及其在生物、醫(yī)藥等領(lǐng)域的應(yīng)用潛力,石墨烯與鐵氧體的復合材料也越來越受到關(guān)注。T.Wang等在Journal?of?Materials?Chemistry?20(2010)5538-5543上報道了利用微波輔助加熱并煅燒的方法制備了石墨烯/Fe3O4復合粉體,F(xiàn)e3O4的粒徑為20~70nm。Y.Chen等在Journal?of?Physical?Chemistry?C?114(2010)17465-17471上報道了將氧化石墨與Fe3O4熱還原得到石墨烯/Fe3O4復合薄膜的方法。H.P.Cong等在Small?6(2)(2010)169-173上報道了將氧化石墨熱還原制備得到石墨烯后再與Fe3O4進行復合制備石墨烯/Fe3O4復合物的方法。申請人在Carbon?49(2011)47-53上報道了一步溶劑熱法制備石墨烯/Fe3O4復合粉體的方法,得到的Fe3O4的粒徑為100nm左右。
目前制備石墨烯/Fe3O4復合材料的方法主要存在以下缺陷:工藝步驟較多、成本較高,而且所制得的復合物在水溶液中的分散性不好,限制了這種復合材料的應(yīng)用領(lǐng)域。因此尋找工藝簡便、適合工業(yè)生產(chǎn)的制備在水中分散性好、結(jié)晶好、不易團聚、磁化強度較高的石墨烯/Fe3O4復合材料的方法日漸成為研究的熱點。目前未見制備如上所述水分散型石墨烯/Fe3O4復合粉體的報道。
發(fā)明內(nèi)容
本發(fā)明所要解決的技術(shù)問題是提供一種水分散型石墨烯/Fe3O4復合粉體的制備方法,該方法簡單,易于工業(yè)化生產(chǎn);所制備的石墨烯/Fe3O4復合粉體中Fe3O4晶相純、顆粒尺寸小、?不易團聚、與石墨烯復合良好、在石墨烯表面與層中分散性好,復合粉體電阻率小、磁化強度高,在水中的分散性好,具有良好的應(yīng)用前景。
本發(fā)明的一種水分散型石墨烯/Fe3O4復合粉體的制備方法,包括:
(1)在室溫下,將質(zhì)量比為1∶5~1∶20的氧化石墨與聚苯乙烯磺酸鈉超聲分散到水中,形成反應(yīng)液,升溫至90~110℃,反應(yīng)8~16h,其中,氧化石墨與水的質(zhì)量體積比為50~200mg∶100ml;
該專利技術(shù)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shù)是否侵權(quán)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quán)人授權(quán)。該專利全部權(quán)利屬于東華大學,未經(jīng)東華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quán)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quán)和技術(shù)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006705.0/2.html,轉(zhuǎn)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 上一篇:一種纖維增強微晶玻璃保溫材料的制備方法
- 下一篇:天線裝置
- 一種Nd<sub>2</sub>O<sub>3</sub>-Yb<sub>2</sub>O<sub>3</sub>改性的La<sub>2</sub>Zr<sub>2</sub>O<sub>7</sub>-(Zr<sub>0.92</sub>Y<sub>0.08</sub>)O<sub>1.96</sub>復相熱障涂層材料
- 無鉛[(Na<sub>0.57</sub>K<sub>0.43</sub>)<sub>0.94</sub>Li<sub>0.06</sub>][(Nb<sub>0.94</sub>Sb<sub>0.06</sub>)<sub>0.95</sub>Ta<sub>0.05</sub>]O<sub>3</sub>納米管及其制備方法
- 磁性材料HN(C<sub>2</sub>H<sub>5</sub>)<sub>3</sub>·[Co<sub>4</sub>Na<sub>3</sub>(heb)<sub>6</sub>(N<sub>3</sub>)<sub>6</sub>]及合成方法
- 磁性材料[Co<sub>2</sub>Na<sub>2</sub>(hmb)<sub>4</sub>(N<sub>3</sub>)<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 及合成方法
- 一種Bi<sub>0.90</sub>Er<sub>0.10</sub>Fe<sub>0.96</sub>Co<sub>0.02</sub>Mn<sub>0.02</sub>O<sub>3</sub>/Mn<sub>1-x</sub>Co<sub>x</sub>Fe<sub>2</sub>O<sub>4</sub> 復合膜及其制備方法
- Bi<sub>2</sub>O<sub>3</sub>-TeO<sub>2</sub>-SiO<sub>2</sub>-WO<sub>3</sub>系玻璃
- 熒光材料[Cu<sub>2</sub>Na<sub>2</sub>(mtyp)<sub>2</sub>(CH<sub>3</sub>COO)<sub>2</sub>(H<sub>2</sub>O)<sub>3</sub>]<sub>n</sub>及合成方法
- 一種(Y<sub>1</sub>-<sub>x</sub>Ln<sub>x</sub>)<sub>2</sub>(MoO<sub>4</sub>)<sub>3</sub>薄膜的直接制備方法
- 熒光材料(CH<sub>2</sub>NH<sub>3</sub>)<sub>2</sub>ZnI<sub>4</sub>
- Li<sub>1.2</sub>Ni<sub>0.13</sub>Co<sub>0.13</sub>Mn<sub>0.54</sub>O<sub>2</sub>/Al<sub>2</sub>O<sub>3</sub>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