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澄清器刮泥機無效
| 申請號: | 201110005474.1 | 申請日: | 2011-01-1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107095A | 公開(公告)日: | 2011-06-29 |
| 發明(設計)人: | 丁海榮;褚士軍;鄒俊峰;張綜飛 | 申請(專利權)人: | 丁海榮;王慶芬 |
| 主分類號: | B01D21/04 | 分類號: | B01D21/04;B01D21/24;B01D21/18 |
| 代理公司: | 北京國浩君伍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346 | 代理人: | 朱登河 |
| 地址: | 江蘇省宜***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澄清 器刮泥機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煤化工氣化爐灰水處理與循環利用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高濃度灰水處理機循環利用裝置。
背景技術
煤的氣化進而獲得清潔燃料或其它初級化工產品在我國具有廣闊的前景,為達到節能減排的目標,氣化爐產生的灰水需要循環利用。該灰水含固慮高、顆粒直徑小、溫度高,灰水濃度在3%以上,粒徑在5μ-90μ顆粒占70%以上,較常規泥水難處理和循環。由于介質處于流動狀態,而高溫使介質的表面活性藏家,澡成澄清器的紊流現象十分嚴重。而紊流是影響澄清效果的關鍵因素,因此提高澄清器的分離效果控制紊流。研究表明:澄清器的紊流主要受布水的形態和流態、上升流速、介質溫度、環境空氣的流動性、設備制造精度等因素的影響,一般簡說上升流速越慢、布水越均勻、介質溫度越低、環境空氣流動越弱、設備制造精度越高,紊流現象越不明顯。傳統的澄清器消除或減弱紊流現象的方法主要是設置導流裝置、降低上升流速這兩種方法,但是氣化爐灰水澄清器若也效仿,則將澡成澄清器規模過大、時間過長、效率過低等不利后果。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提供一種有效降低紊流程度、規模小、時間短、效率高的澄清器刮泥機。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澄清器刮泥機,其包括支架、筒體、導流裝置、斜板、刮泥機和減速電機;導流裝置、斜板和刮泥機均置于筒體內;筒體安裝在支架上;筒體的頂部設有灰水進口;導流裝置至少為兩級,且導流裝置包括導流筒和反射板;反射板置于導流筒的下方;一級導流筒置于灰水進口的下方,并與灰水進口連通;下一級導流筒套于上一級導流筒及反射板外側;斜板置于最外側的導流筒的外側與筒體側壁之間;斜板的上方筒體的側壁上開有澄清液出口,刮泥機包括傳動桿和刮臂;刮臂置于筒體的底面上;刮臂的下方筒體的中心設有渣漿出口;減速電機安裝于筒體的外側并與傳動桿連接;傳動桿和刮臂固接;
筒體的底面為倒圓錐型;刮臂的斜度與筒體底面的斜度吻合;
斜板的材料為耐高溫材料;
刮臂為鋼制刮板;
刮臂下方安裝有橡膠板;
澄清液出口下方的筒體內壁一周還安裝有集水槽;
渣漿出口內還設有排污泵;
本發明使用時,灰水從灰水進口進入一級導流筒,通過一級反射板反射布水至二級導流筒內,再通過二級反射板反射布水,依次類推通過最后一級反射板布水至筒體內,灰水進口的灰水流速剛好使通過最后一層反射板的灰水剛好可以最遠到達筒體的邊緣,從而使進水造成的紊流程度降至最低,在筒體內還設置有斜板,使上升流沿斜板表面上升,一方面相當于設置了額外的導流裝置,可以減輕紊流現象,另一方面可使灰渣沉淀于斜板表面,降低沉淀距離,縮短澄清時間。由于筒體底面為倒圓錐型,減速電機帶動刮泥機運轉,刮臂將筒體底面的灰渣刮除、濃縮和收集,通過排污泵由渣漿出口排出筒體。澄清液從集水槽上口溢入集水槽,再從澄清液出口排出筒體。
附圖說明:
圖1: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2:本發明的另一種實施例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
一種澄清器刮泥機,其包括支架1、筒體2、導流裝置、斜板4、刮泥機和減速電機6;導流裝置、斜板4和刮泥機均置于筒體2內;筒體2安裝在支架1上;筒體2的頂部設有灰水進口7;導流裝置為兩級,且導流裝置包括導流筒和反射板;一級反射板9置于一級導流筒8的下方;一級導流筒8置于灰水進口7的下方,并與灰水進口7連通;二級導流筒10套于一級導流筒8及一級反射板9及一級導流筒8外側;二級反射板11置于二級導流筒10的下方;斜板4置于二級導流筒10的外側與筒體2側壁之間;斜板4的上方筒體2的側壁上開有澄清液出口12,刮泥機包括傳動桿3和刮臂5;刮臂5置于筒體2的底面上;刮臂5的下方筒體的中心設有渣漿出口13;減速電機6安裝于筒體2的外側并與傳動桿3連接;傳動桿3和刮臂5固接;
筒體2的底面為倒圓錐型;刮臂5的斜度與筒體2底面的斜度吻合;
斜板4的材料為耐高溫材料;
刮臂5為鋼制刮板;
刮臂5下方安裝有橡膠板(圖中未標出);
澄清液出口12下方的筒體2內壁一周還安裝有集水槽16;
渣漿出口13內還設有排污泵(圖中未標出);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丁海榮;王慶芬,未經丁海榮;王慶芬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005474.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