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多模終端的選網方法以及一種多模終端有效
| 申請號: | 201110005265.7 | 申請日: | 2011-01-0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595540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7-18 |
| 發明(設計)人: | 郭衛江;王辰;王小旭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移動通信集團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W36/14 | 分類號: | H04W36/14;H04W36/30;H04W88/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德琦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018 | 代理人: | 謝安昆;宋志強 |
| 地址: | 100032 北京***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終端 方法 以及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無線通信技術,特別涉及一種多模終端的選網方法以及一種多模終端。
背景技術
隨著第三代移動通信(3G)技術的應用,移動市場上出現了多網重復覆蓋的場景,因為3G運營商往往在自身原有2G網絡的基礎上進行3G網絡的建設。比如,在原有全球移動通信(GSM)網絡的基礎上,建設時分同步碼分多址(TD-SCDMA)網絡,并力主將TD-SCDMA網絡的覆蓋和容量提升到GSM網絡的水平。相應地,多模終端逐漸成為了市場上的重點終端類型,而多模終端的選網方式也成為了市場運營中的一個關鍵技術。
目前的多模終端的選網方式都是基于網絡信號強度來進行的,即:當所駐留的網絡的信號強度達到觸發條件,且另一網絡的信號強度達到判決條件時,則進行異系統的切換或重選,否則,繼續駐留在原網絡。
圖1為現有多模終端的選網方式的實現流程圖。假設重復覆蓋的兩個網絡分別為GSM網絡和TD-SCDMA網絡。如圖1所示,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11:多模終端駐留在GSM網絡,并周期性確定GSM網絡的信號強度是否達到異系統測量的觸發門限,如果否,則繼續駐留在GSM網絡,如果是,則執行步驟12。
步驟12:多模終端啟動對TD-SCDMA網絡的異系統測量,并確定TD-SCDMA網絡的信號強度是否達到判決條件,如果否,則繼續駐留在GSM網絡,如果是,則切換或重選到TD-SCDMA網絡。
多模終端從TD-SCDMA網絡切換或重選回GSM網絡的流程與圖1所示流程類似,不再贅述。
可以看出,現有選網方式僅僅是以網絡的信號強度為基準的,未考慮其它因素,如多模終端在不同網絡中的耗電量大小等,從而降低了用戶體驗。
發明內容
有鑒于此,本發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多模終端的選網方法,能夠提升用戶體驗。
本發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多模終端,能夠提升用戶體驗。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的:
一種多模終端的選網方法,包括:
多模終端駐留在第一網絡,周期性執行以下操作:
測量第二網絡的信號強度E2,并獲取自身在所述第二網絡中的發射功率值P2以及在所述第一網絡中的發射功率值P1;
如果連續M個周期所述P1均大于所述P2,且所述E2均滿足話音業務最低要求,則切換或重選到所述第二網絡,否則,繼續駐留在所述第一網絡,所述M為正整數。
一種多模終端,起始時刻,所述多模終端駐留在第一網絡;所述多模終端包括:
第一處理單元,用于周期性執行以下操作:測量第二網絡的信號強度E2,并獲取所述多模終端在所述第二網絡中的發射功率值P2以及在所述第一網絡中的發射功率值P1;如果連續M個周期所述P1均大于所述P2,且所述E2均滿足話音業務最低要求,則通知第二處理單元執行自身功能,否則,繼續駐留在所述第一網絡,所述M為正整數;
所述第二處理單元,用于將所述多模終端切換或重選到所述第二網絡。
可見,采用本發明的技術方案,選擇耗電量低且信號強度能夠滿足要求的網絡進行駐留,從而既滿足了業務需求,又節省了多模終端的電量,即延長了多模終端的使用時間,進而提升了用戶體驗。
附圖說明
圖1為現有多模終端的選網方式的實現流程圖。
圖2為本發明多模終端的選網方式實施例的實現流程圖。
圖3為本發明多模終端實施例的組成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針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問題,本發明中提出一種改進的多模終端的選網方式,能夠提升用戶體驗。
為使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更加清楚、明白,以下參照附圖并舉實施例,對本發明所述方案作進一步地詳細說明。
圖2為本發明多模終端的選網方式實施例的實現流程圖。如圖2所示,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21:多模終端駐留在第一網絡,并周期性測量第二網絡的信號強度E2和獲取自身在第二網絡中的發射功率值P2以及在第一網絡中的發射功率值P1。
多模終端的耗電量大小與多模終端的射頻端口的發射功率值的大小成正比,即發射功率值越大,耗電量越大,因此,可利用多模終端在不同網絡中的發射功率值的大小來確定其在不同網絡中的耗電量的大小。
本步驟中,多模終端可首先計算出第二網絡的路損值,進而根據所述路損值推算出P2。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移動通信集團公司,未經中國移動通信集團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005265.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